[实用新型]枕具改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01200498.7 | 申请日: | 200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4627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05 |
发明(设计)人: | 吴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克超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新庄***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枕具,特别是指一种枕具改良结构。
本实用新型“枕具结构改良”旨在提供一可配合使用者的身理构造,令使用者于卧躺时其颈椎得以稳固置靠,而有利于颈椎肌肉的松弛,以及可配合两肩及胸椎的弧度,让使用者在侧躺时更为舒适且具散热功能及可避免造成落枕,可让使用者获得一较为舒适的睡眠效果的枕具结构。
按,一般人在睡眠时其经由熟睡可使全身各部的肌肉、神经得以放松,藉以达到消除疲劳的休息效果,其中颈部肌肉的放松尤为重要,因为在人体的肢体构造中,颈椎是为一极为脆弱的部分,其主要具有稳定头胪的作用外,同时亦会因为头部不当的晃动而对其造成伤害,所以一般人若欲在睡眠中获得较佳的休息效果,其应该注意颈椎的稳定性,以避免因为颈部无法稳固置靠,使让颈椎肌肉无法真正松放,甚至于在不当的翻躺挤压下,反会造成落枕的伤害而无法得到良好的睡眠效果;然而,目前一般使用的枕具其除藉由使用特殊材质以强调所谓防蹒、防霉的功效外,更有的强调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磁疗效果,惟独无针对由枕具的结构加以改良,而提供使用者达到较为良好的睡眠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枕具改良结构,其可提供使用者较为良好的睡眠效果。
本实用新型“枕具结构改良”的又一目的是在其结构内层的主体形成有上下贯通的透气孔道,使整体枕具形成良好的透气效果。
爰是,本实用新型“枕具结构改良”即藉由以一海棉材质发泡的结构内层,以及一包覆于结构内层外,且同为海棉材质发泡成型的披覆层构成一枕具结构,其结构内层的顶层外形是依人体上学在中段处形成一凹孤部,两侧则配合成为高凸部,其凹孤部可配合使用颈椎的稳定并有利于颈椎肌肉的松弛,至于其两侧的高凸部则可配合两肩及胸椎的弧度,让使用者在侧躺时更为舒适且可避免造成落枕,可让使用者获得一较为舒适的睡眠效果。
其中该结构内层的主体形成有上下贯通的透气孔道。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其特征,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是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外观示意图。
图2是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3是为本实用新型于使用者正躺时的使用示意图。
图4是为本实用新型于使用者翻身侧躺时的使用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枕具结构改良”,其枕具的基本结构如图1、图2所示,主要是由一海棉材质发泡成型的结构内层1为主体,并在结构内层1的外部,由一同为海棉材质发泡成型的披覆层2加以包覆;其中,披覆层2可在其表面形成有波浪结构21,而结构内层1的主体形成有上下贯通的透气孔道13,使整体枕具形成良好的透气效果,以增加睡眠舒适感,尤其,结构内层1的顶层外形是依人体上学在中段处形成一凹弧部11,两侧则配合成为高凸部12,使披覆层2包覆后,即形成如图1的凹凸弧部的使用特征。
请同时配合参照图3及图4所示,当使用者于睡眠中正躺时,其凹孤部11可配合使用颈椎的稳定,并有利于颈椎肌肉的松弛,而可让肢体完全得到休息的效果;而当使用者于睡眠中转身时,其两侧的高凸部12则可配部两肩及胸椎的弧度将头胪垫高,让使用者在侧躺时更为舒适且可避免造成落枕,可让使用者获得一较为舒适的睡眠效果。
本实用新型“枕具结构改良”其结构内层的人体工学设计,可让使用者颈椎的稳定,并有利于颈椎肌肉的松弛,以及让使用者在侧躺时更为舒适且可避免造成落枕,可让使用者获得一较为舒适的睡眠效果,并配合结构内层所形成的透气孔道,使整体枕具形成良好的透气性,实提供了枕具结构另一较佳保健效果的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克超,未经吴克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04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