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提琴颤音器无效
申请号: | 01200055.8 | 申请日: | 200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4709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09 |
发明(设计)人: | 贯桂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贯桂华 |
主分类号: | G10D1/02 | 分类号: | G10D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唐***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琴 颤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乐器,特别涉及一种提琴颤音器。
目前,所有的提琴在空弦或和声演奏时均没有柔弦颤音,因而影响演出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琴在空弦或和声演奏时均可产生柔弦颤音的提琴颤音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提琴,提琴的琴弦与活动板相连,活动板下接有弹簧,弹簧分别与活动板、外壳相连,外壳固定在提琴的壳体上,活动板、弹簧位于外壳的内部,活动板上装有拨块。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琴在空弦或和声演奏时均可产生柔弦颤音的提琴颤音器。
附图及图面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它包括:提琴1,提琴1的琴弦2与活动板3相连,活动板3下接有弹簧4,弹簧4分别与活动板3、外壳5相连,外壳5固定在提琴1的壳体上,活动板3、弹簧4位于外壳5的内部,活动板3上装有拨块6,拨块6的位置可随意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常规的演奏过程中,可通过演员下巴摇头推动拨块6,使的活动板3在弹簧4的作用下上下移动来达到柔软颤音的效果,以增加演出效果,实现本实用新型在空弦或和声演奏时均可产生柔弦颤音的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贯桂华,未经贯桂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00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