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条复卷机无效
申请号: | 01200049.3 | 申请日: | 2001-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4661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19 |
发明(设计)人: | 郭明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明祥 |
主分类号: | B65H18/26 | 分类号: | B65H18/2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黎光,张占榜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条复卷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条复卷机,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在无拉力作用下将胶膜原料进行分条,并根据不同需求复卷出胶膜宽度及胶膜卷数的分条复卷机。
随着时代的演进,日常生活中包装胶膜的使用几乎是无所不在,并且其还给予了人们相当大的便利。但是,一般常见的传统包装胶膜通常卷绕成柱状,工厂送出大批完成品到达商家后进行出售,或由消费者购买后进行使用,不论是贩售商家或是购买使用的消费者,往往都会发生以下问题:
首先,包装胶膜在工厂内进行复卷加工时,经过复卷机的拉力作用而卷绕成一柱状体,因此,该包装胶膜内部会残存有压力,当该包装胶膜在放置一段时间后,柱状体内的中空柱状杆会因复卷时残存的压力而发生凹陷变形。其中包装胶膜放置的时间愈久,其变形愈明显,从而使得整个包装胶膜从柱状杆上脱落下来,进而给贩售商家和消费者带来不便与损失。
其次,包装胶膜在工厂内进行复卷加工时,经过复卷机的拉力作用而卷绕成柱状体,因此,复卷后的胶膜宽度往往会因拉力作用而使得该胶膜的宽度发生变形(如:变小、变薄),最后导致复卷后的胶膜宽度与实际所需的尺寸不统一,从而造成产品废品率的增加,这样不仅白白增加了制造厂家的难度,还增加了其制造成本,并且还容易使外界产生偷工减料的想法。
上述所发生的问题,都是包装胶膜在工厂内进行复卷加工时因复卷机的拉力作用而造成的,因此,若能设计出一种在没有拉力作用的情况就能进行复卷的分条复卷机,则不仅解决了上述所存在的问题,同时,又可分出不同宽度的包装胶膜。
为了解决上述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没有拉力作用的情况下即可进行复卷加工,并且能复卷出不同尺寸要求的胶膜卷的分条复卷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中的分条复卷机内设一展性控制轮杆,该展性控制轮杆可依据胶膜原料的展性大小来控制胶膜原料与一送料轴杆之间的摩擦力大小,进而使得胶膜原料达到在无拉力作用的情况下送出胶膜。相对地,使上、下收料主动滚轮与展性控制轮杆进行同步转动,以达到在无拉力作用下送出的胶膜在分割成数条后能复卷成成品。
上述分条复卷机有效地改善了传统胶膜原料在复卷机拉力的作用下使得胶膜卷内中空柱状杆发生凹陷变形,从而避免了整个胶膜卷从柱状杆上脱落下来。同时也保证了胶膜卷宽度的不同需求。
便于对本实用新形的目的、形状构造、装置特征及其功效等作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分条复卷机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分条复卷机的动作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分条复卷机的侧视示意图。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分条复卷机,其主要是将一胶膜原料2依据所需要卷取的胶膜长度复卷出多个胶膜卷21,并且依据所需要卷取的胶膜宽度(如:胶膜原料宽度为100cm,分割成10个胶膜卷后,其宽度分别为10cm)来分割成多个胶膜卷21。
再如图所示,分条复卷机1具有一机体10,在机体10的两相对端分别设有一开口101和102,并在机体内部设有一如图1所示的容置空间103。在该容置空间103外侧,并在邻近开口101的位置处设有一送料轴杆11,该送料轴杆11上套设有胶膜原料2,使得胶膜原料2通过该送料轴杆11的滚动来送出胶膜。
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容置空间103内,邻近送料轴杆11的一侧缘上设有一展性控制轮杆12(如图2和图3所示),该展性控制轮杆12可依据胶膜原料2的展性大小来控制胶膜原料2与送料轴杆11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从而使得胶膜原料2在没有拉力的作用下进行卷绕。
本实用新型中的容置空间103内,在邻近展性控制轮杆12的一侧缘处设有一送料主动滚轮13,借助于该送料主动滚轮13的驱动,使得展性控制轮杆12和送料轴杆11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胶膜原料2进行转动并送出胶膜。
本实用新型中的容置空间103内,邻近送料主动滚轮13的一侧缘处依序设有第一被动轴杆14和第二被动轴杆15,其中第一被动轴杆14上设有多条凹沟141(如图1和图2所示),并且在邻近该第一被动轴杆14的位置处设有一刀架16,该刀架16上设有多个刀具161,刀具161刚好嵌入第一被动轴杆14上的多条凹沟141内。借助于嵌入在凹沟141内的刀具161可将卷绕在第一被动轴杆14上的胶膜原料2分割成如图2所示的数条胶膜。
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容置空间103内,邻近第二被动轴杆15的一侧缘处设有上、下架设的导轮杆17,借助于该上、下导轮杆17可将分割成数条的胶膜原料2顺利地导引出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明祥,未经郭明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00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