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接变换接收机及其移频键控解调器无效
申请号: | 01145228.5 | 申请日: | 1994-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365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21 |
发明(设计)人: | 三村政博;长谷川诚;横崎克司;原田博之;岸上高明;田中靖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L27/14 | 分类号: | H04L27/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敬国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接 变换 接收机 及其 键控 解调器 | ||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94116307.5”、申请日为“940913”、题为“直接变换接收机及其移频键控解调器”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数字无线通信的直接变换接收机。
背景技术
最近,作为无线载波移频键控(FSK)调制等数字调制信号的接收机,正在研究适合直接变换接收机集成电路化的结构。
例子:特开昭55-14701公报所记载的结构已为公众所知。下面参照图12简单说明以往的FSK数据解调器。
图12中,由天线30A接收的FSK接收信号用信号放大器30B放大后,同时提供给混频器31和32。本机振荡器33的信号送到混频器31并通过90°移相器34供给混频器32,分别与接收机输入端30的信号混频,将输入信号下变频,经只让基带信号通过的低通滤波器35,36,取得相位互为正交且根据FSK信号频偏上下变化而相位延迟关系翻转的I信号37和Q信号38。I信号37和Q信号38分别通过限幅放大器39、40后,取得数字信号41、42。然后,将数字信号41、42分别输入到D触发器43的输入端和钟信号输入端,并用D触发器43的输出信号44进行数据解调。
接着,输出信号44由低通滤波器45整形后,由时钟同步电路46测出符号周期,再由符号判定电路47按该符号周期,通过位于符号中央的取样进行符号判定,取得最终解调结果48。
然而,上述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是:在移动通信那样预计通信质量动态变化的情况下,会因通信质量暂时劣化而解调误差加大,所以必须根据通信质量最差时的解调灵敏度设计接收机的解调器。于是,要求解调器灵敏度非常高,难以做成采用对应窄频带、高速数字调制的直接变换方式的接收机。
另外,通信高速化等情况下FSK频偏与数据位速率之比(调制指数)变小时,则I、Q信号37、38中每一数据符号的相位变化不大,限幅放大器39、40的输出信号稀少,解调时容易产生差错。
再有,本机振荡器与发射载波信号之间产生频率偏差时,该频率偏差直接影响上述I、Q基带信号的频率,随着接收符号的符号变化,基带信号的频率也变化。为了直接变换接收机便于集成电路化,通常采用以往技术所述那样的数字解调方式,这种方式将基带信号双态化后进行解调。这时,由于双态化,仅在零交叉点传输上述I、Q基带信号,因上述I、Q基带信号的相位信号消失,往往造成解调中延迟测出发射符号的符号变化。又,进行高速通信时存在调制指数变小的倾向,所以上述迟延对解调结果的影响加大,尤其存在接收机的本机振荡器频率偏差允许范围减小的问题。
此外,中央处理单元(CPU)等动作时让容易产生噪声的电路与符号周期同步地作间歇性动作时,往往CPU动作使上述电路在上述符号判定构件的符号判定时动作,存在因动作噪声泄漏到解调电路而灵敏度劣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欲解决上述问题,其第一目的是做成直接变换接收机的结构,同时通过多次接收同一信号,将各解调结果合成而取得最终解调结果,因而可减少解调信号抖动,可修正通信质量暂时劣化时的解调误差,获得对应窄频带、高速数字调制的高灵敏度直接变换接收机。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做成利用多个阈值对I、Q基带信号量化,较精细地检测I、Q基带信号的相位数据,从而取得一种比以往数字解调器更能适应速度较高的FSK通信直接变换接收机用FSK解调器,而且该解调器(对直接变换接收中成为问题的)FSK载频与本振之间的频率偏差,允许范围大。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控制解调器中符号判定构件的判定点和CPU的动作定时,以获得适应窄频带、高速数字调制的高灵敏度直接变换接收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452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将面层系统附着到绝缘产品上的技术
- 下一篇:硅肥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