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气纺纱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143379.5 | 申请日: | 200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360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24 |
发明(设计)人: | P·安德雷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里特机械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115 | 分类号: | D01H1/115;D01H4/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民军,赵辛 |
地址: | 瑞士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气 纺纱 装置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旋转气流从一纤维阵列来生产纱线的气动装置。
背景技术
从DE 41 05 108(以下简称DE’108)已知有一种喷气纺纱装置用来从一短纤维条子来生产纱线。在一设有一具有锥形支持件的空腔的喷嘴块中,纤维受到一旋转气流的作用而旋转,从而形成一纱线。纱线通过一锭子通道而被取走。在锥形支持件的底座上有一纤维引导通道从外部而引入喷嘴室。纤维引导通道用来把纤维或纤维条从外部喂入空腔。一个针形的引导元件突出在锥形支持件自由端的上方,其针尖指向锭子通道的中心,锭子可设计成旋转的或静止的。此装置有一缺点,即所产生的纱线质量不能立即改变。由于它的结构,特别是纤维引导通道的设计,使旋转气流给予纤维的捻度趋于直接向引导通道而传播。由于突然的转变,特别是在纤维引导通道与喷嘴室之间,容易产生起消极作用的旋涡和扰动,这是一个本质的缺点。因此在这种安排中的纱线质量不能保持恒定而是时有波动。
从DE 40 36 119(以下简称DE’119)还知道另一种喷气纺纱装置用来从短纤维来生产纱线。此装置也包括一喷嘴块。但在它的内部与DE’108所述的不同,这没有锥形的支持件。取而代之的是此装置包括一基本上由一根指向一旋转的或静止的锭子的开孔的线材所组成的引导元件。这种安排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与在DE’108中所示的相似,所以这里不作详细的讨论。此装置的缺点特别在于纱线质量基本上不能控制。因为供应到空腔内的气流和纤维条喂入区的气流是不加控制的,所以纱线的质量就很难控制。
根据现有技术所知结构,其关键主要在于纤维条喂入到喷嘴块的区域和在纤维暴露在旋转气流的区域内。在其它点上气流不加控制的话,问题还不大。气流的扰动和波动对纱线质量起有消极的效果,并限制了加工速度。另外气流所产生的旋转运动的控制只有在直接作用在纤维引导通道中时才有困难。
发明概述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这样来发展现有技术的结构,使纱线质量获得改进和保持恒定。特别是使纱线质量能预设定和具体控制。
此目的是利用在权利要求中所限定的本发明来实现的。
这里公开的本发明为一个用来从短纤维生产纱线的喷气纺纱装置,一个喷嘴块的内部包括一设有喷嘴的空腔。在此空腔内有一面对着一基本上圆柱形的锭子而同轴设置的引导装置,它并入或来自一纤维引导通道。纤维引导通道从外部并入空腔,并用以喂入纤维或一纤维条,例如从一条子供应装置。纤维引导通道和纤维引导装置的布置和安排对纱线特性和纱线质量具有相当的重要性。纤维喂入通道以考虑到空气动力学的观点来设计较为有利。
面对纤维引导装置而设置的锭子可以是静止的或转动的,它包括一基本上沿中心延伸的锭子通道用来取走纺制的纱线。纤维引导通道以在侧面相对于锭子成偏置地安排较为有利。在加工过程中,由供应装置供应的纤维条通过纤维引导通道被带入空腔内。在紧靠锭子通道并入点之处纤维被暴露在一盘旋转动的气流中,该气流是由基本上与锭子和纤维引导装置成切向设置的喷嘴所产生的。在此过程中,围绕在纤维引导装置上的纤维直接被暴露在旋转的气流中,气流产生一远离纤维条的分离力作用在未被导入纤维引导通道的纤维端上。锭子,纤维引导装置和纤维引导通道的安排是这样来选择的,即纤维中的领先纤维端(首先进入锭子通道开口的纤维端区)已形成一纱线,而纤维的后随纤维端(并非首先进入锭子通道开口的纤维端区)被向外作用的力提起。此后随的纤维自由端被安排成围绕着锭子而盘旋转动。在纤维条加工的其它过程中,纤维被逐渐送入锭子通道,在那里它们包缠着纤维引导装置而形成具有真捻度的细纱。
由于纤维引导装置和纤维引导通道是按本发明来布置和安排的,通过纤维引导通道供应的纤维条的纤维几乎不可能以不控制的状态互相包绕。纤维引导装置还起有一所谓的假芯的功能,它同按本发明布置和安排的纤维引导通道一起来控制在纱线形成过程中捻度的传播。以此方法可防止纤维的假捻,或防止从纤维引导装置返回到纤维引导通道的假捻向输出装置方向而传播,不然的话会至少部分地阻碍真捻而影响纱线质量。
纤维引导通道和纤维引导装置最好是从连续的空气动力学方式来形成,并视取得效果的不同而制成对称的或不对称的、逐渐变细的或球茎状的。其它形状和安排的纤维引导装置也是可能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里特机械公司,未经里特机械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433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字印刷机
- 下一篇:评估脑皮层中神经元损伤程度的方法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