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及电子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01143374.4 | 申请日: | 2001-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360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24 |
| 发明(设计)人: | 小泽德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G02F1/133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宗杰,叶恺东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驱动 电路 方法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降低耗电量的液晶显示装置、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晶显示装置,作为替代阴极射线管(CRT)的显示装置,广泛地应用于各种信息处理设备和壁挂式电视机等电子设备。
这种液晶显示装置,可以按驱动方式等分类为各种型式,其中一种由开关元件驱动象素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如下的结构。即,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由设有按矩阵状排列的象素电极及与该象素电极连接的开关元件等的元件基板、形成有与象素电极相对的对置电极的对置基板、夹持在该两个基板之间的液晶构成。
在这种结构中,当扫描线变为接通电位时,使与该扫描线连接的开关元件变为导通状态。在该导通状态下,如通过数据线对象素电极施加与灰度等级(浓淡度)对应的电压信号,则将与该电压信号对应的电荷存储在使液晶夹持在该象素电极和对置电极之间而构成的液晶电容内。并且,在存储电荷后,即使扫描线变为断开电位而使开关元件变为关断状态,该液晶电容的电荷存储也仍能通过液晶电容本身的电容性及与其并设的存储电容等继续保持。按照这种方式,当驱动各开关元件并根据灰度等级对所存储的电荷量进行控制时,由于使液晶的取向状态改变,所以能够按每个象素改变浓淡度,从而可以按灰度等级进行显示。
可是,应用了液晶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根据其特性、特点、用途等强烈地要求降低液晶显示装置的耗电量。另一方面,为驱动液晶电容,通常需要大到10伏以上的电压振幅,所以施加于数据线的电压信号也需要大致相同的电压振幅。
但是,在液晶显示装置中,以最高频率驱动的是数据线,在这种以高的频率对数据线供给大振幅电压信号的结构中,由于耗电量大,所以是与降低耗电量相抵触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开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减小施加于数据线的电压信号的电压振幅而使耗电量降低的液晶显示装置、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及电子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第1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结构上备有:扫描线,按每个规定间隔变为接通电位;液晶电容,由对置电极和象素电极夹持液晶而构成;数据线,当上述扫描线为接通电位时,变为对上述对置电极的电位具有与浓淡度对应的电位差、且与对上述液晶电容的写入极性对应的电位;第1开关元件,插接在上述数据线和上述象素电极之间,当上述扫描线为接通电位时导通,当扫描线为断开电位时关断;存储电容,一端与上述象素电极连接,另一方面,如果在该接通电位期间上述数据线的电位对应于正极性写入,则在上述扫描线迁移至断开电位后,另一端的电位向高位侧移动,而如果在该接通电位期间上述数据线的电位对应于负极性写入,则在上述扫描线迁移至断开电位后,另一端的电位向低位侧移动。
按照这种结构,当扫描线变为接通电位时,与该扫描线连接的第1开关元件导通,其结果是将与数据线的电位对应的电荷存储在液晶电容及存储电容内。在这之后,当第1开关元件关断时,由于存储电容的另一端的电位移动,所以使存储电容的一端的电位相应地提高(或降低)。与此同时,所提高(或降低)的电荷量被分配到液晶电容,所以,可以将与数据线电位以上的值对应的电压有效值施加于液晶电容。换句话说,与最终施加于象素电极的电压振幅相比,可以减小施加于数据线的电压信号的电压振幅。因此,能以低电压驱动数据线,从而可以实现耗电量的降低。
这里,在第1发明中,如存储电容远大于液晶电容,则可以认为是将存储电容的另一端的电位移动量直接施加于液晶电容。但是,实际上,存储电容被限制为比液晶电容大几倍左右,所以,存储电容的另一端的电位移动量被压缩后施加于液晶电容,但如上述存储电容与上述液晶电容的电容比值为4以上,则电压振幅的减小量至少略低于20%,在结构配置上也是可行的。
另外,在第1发明中,上述存储电容的另一端,最好构成为通过电容线与每行公用连接。但是,在这种结构中,只能按每条扫描线使液晶电容的反相(行反相)或按每个垂直扫描周期使液晶电容反相(帧反相),所以,在结构上最好将电容线分断并使分断后的电容线的电位移动方向为彼此相反的方向。按照这种结构,使液晶电容的写入极性在电容线的分断部分的边界上变为反相状态,所以与按每条扫描线的反相相比,对对置电极的冲击电流减小,因此可以进一步地降低耗电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433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