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散型便携可视终端系统无效
申请号: | 01142760.4 | 申请日: | 2001-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353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12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欣贵;疋岛直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N7/14 | 分类号: | H04N7/1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霁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散 便携 可视 终端 系统 | ||
发明背景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可视终端系统,并尤其涉及一种包括一个移动设备和一个便携可视终端的离散型便携可视终端系统,它们是可连接的/分离的。
描述相关技术
就通信装置的发展而言,需要增加发送的字符,一个静态图像和一个动态图像以及语音。一个这样的例子是一个视频电话系统。例如,作为视频电话系统和其先前的技术,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00-50223公开了“视频电话系统”。此外,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00-92184,2000-151851,2000-224659和2000-253137分别公开了“移动电信终端单元”,“多媒体通信终端单元和多媒体通信系统”,“蜂窝电话,用于视频电话的分机单元,和视频电话系统”和“图示通信终端,图示通信系统和移动站”。
除此之外,已经建议一种离散型便携视频电话系统,其中一个移动设备(无线电部分)和一个便携可视终端(图像显示部分)是彼此分开的。在通用的便携视频电话系统中,用一个地址文件提供给每个移动设备方和便携可视终端方。一个用户经常携带移动设备在他/她的身上,同时他/她通常把便携可视终端携带在包中或者不随身携带终端。在这种情况下,当用户获得一个他/她想列在地址文件中的视频电话号码时,他/她必须费力把便携可视终端从包中取出以便输入号码,或者,如果他/她把终端留在家中的话,他/她必须在回家后输入号码。此外,为了把号码登记成移动设备和便携可视终端的地址文件,该用户需要进行两次相同的操作。
本发明概述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离散型便携可视终端系统,它以一种较小的尺寸最小化数据输入到地址文件存在的困难。
按照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一个可连接的/分开的移动设备和一个便携可视终端的离散型便携可视终端,它们中的每个包括一个控制器,一个用于存储地址数据的存储器,和一个外部接口驱动器,其中存储在移动设备或便携可视终端的存储器中的地址数据经外部接口驱动器被传输/下载到其他的存储器,并因此移动设备和便携可视终端具有共同的地址数据。
按照本发明,仅仅移动设备包括一个地址数据输入装置,比如一个键盘或一个软件键盘,并且移动设备的地址数据被传输/下载到便携可视终端。除此之外,当移动设备和便携可视终端被连接时传输/下载移动设备的地址数据,和/或在对移动设备的地址文件进行更新的情况下移动设备的地址数据被自动地传输/下载到便携可视终端。而且,诸如一个键盘或一个软件键盘的地址数据输入装置可以被提供到每个移动设备和便携可视终端,并且每个其他的地址数据被相互地传输以便当移动设备和便携可视终端相连接时补充每个其他的地址文件。
简述附图
下面通过结合附图进行的详述,本发明的目的和特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其中:
图1显示按照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离散型便携可视终端系统结构的方框图;
图2是一个流程图,显示图1示例中在一个移动设备的地址文件中改变数据的操作过程;
图3是一个流程图,显示在数据被添加到移动设备方或便携可视终端方上的一个地址文件的情况下的数据通信处理过程,并且该数据与其他方共享;和
图4是一个流程图,显示在数据被添加到移动设备和便携可视终端的单独的地址文件的情况下数据通信的处理据。
描述优选实施例
现在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显示按照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个离散型便携可视终端系统的结构图。该离散型便携可视终端系统包括一个移动设备1和一个便携可视终端13,当被分开时可以使用便携可视终端13,并也可以与移动设备1集成使用。移动设备1包括一个天线2,一个控制器(CPU:中央处理单元)3,一个无线电部分4,一个语音处理器5,一个扬声器6,一个麦克风7,一个只读存储器(ROM)8,一个随机存取存储器(RAM)9,一个键盘驱动器10,一个键盘11,和一个外部接口驱动器12。天线2被连接到无线电部分4。CPU3被连接到无线电部分4,语音处理器5,ROM8,RAM9,键盘驱动器10,和外部接口驱动器12。语音处理器5还被连接到扬声器6和麦克风7,以及无线电部分4。此外,键盘11被连接到键盘驱动器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气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427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