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热能产生方法、设备及触媒无效
| 申请号: | 01142188.6 | 申请日: | 2001-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346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01 |
| 发明(设计)人: | 邹光寿;邹宗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光寿;邹宗科 |
| 主分类号: | C01B3/04 | 分类号: | C01B3/04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黎光,张占榜 |
| 地址: | 40003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能 产生 方法 设备 触媒 | ||
1、一种高热能产生方法,其特征是:水在高温中形成蒸汽,水蒸汽在高温反应管中,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在少量空气条件下,与反应管和触媒中的碳、铁、氧化钙、石英砂的共同作用下,反应生成具有高热能的蓝色光焰高温气流。
2、一种用于上述高热能产生方法的设备,其特征是:一具有绝热保温层的筒形外壳,其内设有一圈形储水箱,筒形外壳的中心上部为由上小下大的喷流管型反应管所构成的反应室,反应室内放置触媒;下部为由副渗流管所构成的稳流室;反应管和副渗流管之间设有渣层管,渣层管与副渗流管之间设有支撑隔板,支撑隔板上设有活动栅;稳流室的底部为底盘,底盘中心设有渣屉;筒形外壳相对于渣屉位置设有清渣门;反应室与储水箱之间构成上蒸汽室,上蒸汽室的上部有蒸汽孔与储水箱相通;稳流室与储水箱之间构成下蒸汽室;上、下蒸汽室之间的支撑隔板上设有蒸汽孔;上蒸汽室的上口密封有连接盘,连接盘中间设有通孔,通孔上盖有控制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说的用于上述高热能产生方法的设备,其特征是:该反应管、副渗流管、渣层管和底盘是由渗流材料铸模成型的渗流件;
该渗流件的制造过程是:
A、配制骨料
将60-90份重量单位的粒度≥80目的焦碳末、38-60份重量单位的漂珠、80-120份重量单位的磁泥粉混合,磁泥粉中含铁15-18%、二氧化硅<6%,粒度≥100目,混合均匀后加水捏合→挤胚→烘干→烧结→冷却→粉碎→筛分,粒度分成三种:1号骨料50-80目,2号骨料80-100目,3号骨料≥100目;
B、配置浇铸料
将60-85份重量单位的,粒度≥80目的焦碳末与40-60份重量单位的漂珠混合备用;
C、制造渗流件
将60-85份重量单位的1号骨料、40-60份重量单位的2号骨料、45-70份重量单位的浇铸料及130-170份重量单位的120目的耐火水泥混合,混匀后加水拌合,在模具中浇铸成型;其中,反应管在成型后还需经烘干、烧结。
4、一种用于上述高热能产生方法的触媒,其特征是:是由煤粉、漂珠、黄土、铁、石英砂、氧化钙等制成,其制造过程是:
A、制备触媒备料,将25-30份重量单位的漂珠与20-30份重量单位的黄土混合;该漂珠是由40%的碳、60%的灰份重量单位的组成,粒度≥100目;该黄土中含有6%-10%的铁、<6%的二氧化硅,粒度≥100目;混合均匀后加入85-120份重量单位的煤粉,煤粉粒度≥60目;混合均匀后待用;
B、制造粒状触媒,将触媒备料15份重量单位的与氧化钙3份重量单位的,氧化钙粒度≥100目,混合;混匀后加入54份重量单位的触媒备料混合;混匀后再加入81份重量单位的触媒备料混合,混合均匀后通入水蒸汽混成半干胶泥状,在成型模中压制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说的用于上述高热能产生方法的触媒,其特征是:该触媒的形状为扁球形,上下设有对称的凹部,凹部中心设有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光寿;邹宗科,未经邹光寿;邹宗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4218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