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冻干蜈蚣无效
| 申请号: | 01141091.4 | 申请日: | 2001-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346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01 |
| 发明(设计)人: | 谢志刚;罗才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才良 |
| 主分类号: | A61K35/64 | 分类号: | A61K35/64;A61K9/19;A61P17/02;A61P31/00;A61P35/00;A61P43/00 |
| 代理公司: | 海口翔翔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辉 |
| 地址: | 570208 海南省***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蜈蚣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经冷冻干燥后的蜈蚣或蜈蚣粉,属保健品和药品的技术领域。
蜈蚣的主要活性成份为两种类似蜂毒的物质,即组织胺样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蜈蚣具有熄风镇痛,攻毒散结等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惊痫抽搐、破伤风、中风口眼歪斜、瘰病疮毒、蛇虫咬伤、肿瘤等。
以往人们主要是通过从以下方法加工蜈蚣:
将活蜈蚣用沸水烫死,再用两头削尖的细竹签,插入头、尾两部,借助竹片弹力,使其伸直,置于阳光下晒干。缺点是沸水烫的方法破坏了蜈蚣的活性成份组织胺样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晒干也受到天气的影响,干燥程度有限,易发霉变质。目前用冷冻干燥法加工的蜈蚣和蜈蚣粉还是一项空白。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生物活性组织胺样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的冻干蜈蚣和蜈蚣粉。
本发明是以下加工工艺来实现的:
将活蜈蚣用清水浸泡5~10小时,使其排泄尽污秽物,置于加盖的托盘内,放在冷藏箱中冷藏2~5小时,温度为2~5℃;然后置于冷冻干燥机的干燥箱内的搁板上,铺蜈蚣量为8~10Kg/m2,开通制冷设备,通过搁板中的冷冻管将干燥箱内的温度调节为-38~-40℃,使蜈蚣冻结2~3小时;开通机械真空泵,使干燥箱内压力调为12.5~13.3Pa;开通罗茨真空泵,压力降至1.3~1.33Pa;此时冻结了的蜈蚣中的冰即升华变为水蒸气;开通冷凝器,温度调为-57~-60℃,水蒸气即在冷凝器上结为霜;开启加热系统,将搁板温度从-38~-40℃缓慢加热至9~10℃,此过程9~13小时;缓慢将搁板温度加热至28~30℃,此过程7~9小时;冷凝器捕水量占总质量的65~85%,即得干燥蜈蚣;密封包装,即得成品蜈蚣;或再使用低温打粉机制成50~200目的粉粒,即得蜈蚣粉。将蜈蚣粉装入空胶囊,即得冻干蜈蚣粉胶囊。
本工艺的优点为:由于将活蜈蚣置于冷藏箱内冷藏后,置于冷冻干燥机内进行低温干燥,保留了蜈蚣体内活性组织胺样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的成份不被破坏。干燥后的蜈蚣即进行密封包装,保质期长,不易发霉。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例1:采用上海医用分析仪器厂生产的LGJ-1型冷冻干燥机,取活蜈蚣9Kg,用清水浸泡5小时,使其排泄尽污秽物,置于加盖的托盘内,放在冷藏箱中冷藏5小时,温度为5℃;然后置于冷冻干燥机的干燥箱内的搁板上,搁板有效面积1.00m2,铺蜈蚣量为10Kg,开通制冷设备,通过搁板中的冷冻管将干燥箱内的温度调节为-40℃,使蜈蚣冻结3小时;开通机械真空泵,使干燥箱内压力调为13.3Pa;开通罗茨真空泵,压力降至1.33Pa;此时冻结了的蜈蚣中的冰即升华变为水蒸气;开通冷凝器,温度调为-60℃,水蒸气即在冷凝器上结为霜;开启加热系统,将搁板温度从-40℃缓慢加热至10℃,此过程13小时;缓慢将搁板温度加热至30℃,此过程9小时;冷凝器捕水量占总质量的85%,即得干燥蜈蚣;密封包装,即得成品蜈蚣。或再使用低温打粉机制成200目的粉粒,即得蜈蚣粉。
以上蜈蚣粉采用巴氏消毒法消毒灭菌即为成品。将蜈蚣粉在无菌室内装入空胶囊,即得蜈蚣粉胶囊。
例2:所有工艺同例1,不同之处为:用打粉机直接将活蜈蚣打为粗粉,不必过筛,然后置于冷冻干燥机内的搁板上。
例3:所有工艺同例1,不同之处为:先将活蜈蚣放入冷冻箱内冻结5小时,温度为-10℃,再用打粉机打粉,不必过筛,然后置于冷冻干燥机内的搁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才良,未经罗才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410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