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阻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139334.3 | 申请日: | 200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356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03 |
发明(设计)人: | 渡辺干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宫地技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K11/26 | 分类号: | B23K1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梧,马高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阻焊装置,尤其涉及将作为焊接能量的电力存储在电容器后再经开关元件提供给焊接件方式的电阻焊装置。
背景技术
图6表示这种电阻焊装置主要部分的基本电路结构。充电电路10包括例如桥接多个二极管构成的单相全波整流电路,自交流电源线经绝缘变压器(未图示)输入商用频率的单相交流电源电压Ea,将输入的交流电源电压Ea全波整流,输出直流电压。电容器12利用充电电路10的输出电压按规定的电压值Ec充电。
电容器12的正极侧端子经开关元件例如场效应晶体管(FET)14与第一焊接电极16电连接,负极侧端子与第二焊接电极18电连接。在高频(例如1kHz)控制开关晶体管14的通电方式下,续流二极管20以规定的极性(使阴极端子及阳极端子分别朝向第一及第二焊接电极16、18)连接在第一及第二焊接电极16、18之间。
在焊接通电时,利用加压装置(未图示)的作用,使第一及第二焊接电极16、18自两侧加压接触焊接件(W1、W2)。然后,当来自控制电路(未图示)的控制信号CS打开开关晶体管14时,电容器12向负荷(焊接部)侧放电,该放电电流作为焊接电流Iw在焊接电极16、18和焊接件(W1、W2)流动。在高频开关方式下,当打开开关晶体管14时,在续流二极管20和负荷(焊接部)的封闭回路内,焊接电流Iw持续闭合流动。
图7表示现有电阻焊装置电源部的主要部分的物理结构。通常,电容器12采用一端面突出有一对棒状端子12a、12b的圆柱形电解电容器。在现有装置中,如图所示,电容器12、开关晶体管14及二极管20三者通过铜条100、102、104电连接。
上述现有电阻焊装置在关闭开关晶体管14后,紧接着会在包括电容器12、晶体管14及二板管20的电源部的环路L内产生大的浪涌电压,该浪涌电压有可能使开关晶体管14破坏。
上述浪涌电压依存于环路L的全长或环路距离,环路距离越大浪涌电压越大。并且,现有装置中由于环路L的连接导体采用铜条100、102、104的结构,故难于缩短环路距离。因此,作为浪涌电压的对策,采用了在晶体管14设置缓冲电路等保护电路(未图示)的结构,装置成本很高。另外,由于环路L的总长大,故也难于实现电源部的小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开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阻焊装置,以减小关闭开关元件后紧接着产生的浪涌电压,确保开关元件的安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阻焊装置,其开关元件不需要耐浪涌电压用的保护电路。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阻焊装置,以实现电源部的轻量小型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阻焊装置将相对于为焊接通电而加压接触在焊接件上的第一及第二焊接电极暂时存储电阻焊用电力后再放电的电容器的第一端子经开关元件电连接在所述第一焊接电极上,同时,将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端子电连接在所述第二焊接电极上,将续流二极管以规定极性电连接在所述第一及第二焊接电极之间,其中,所述电容器、所述开关元件及所述续流二极管配置在基板上,经所述基板两面上形成的多个薄膜导体,使所述电容器、所述开关元件及所述续流二极管电连接。
在本发明的电阻焊装置中,电容器、开关元件及续流二极管夹着基板密集地集成在其两侧或集成在其一侧,经基板两面上形成的多个薄膜导体使各部分间电连接,故可实现轻量小型的组合结构,同时,可使包括这三种部件或元件的电源部内的环路总长或距离尽可能缩短。因此,在开关元件自开转换为闭后紧接着在环路内产生的浪涌电压非常小,不附加特别的保护电路也可防止开关元件的破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宫地技术株式会社,未经宫地技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393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