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银杏外种皮脂溶性提取物制备的生物农药及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01135667.7 申请日: 2001-10-13
公开(公告)号: CN1382379A 公开(公告)日: 2002-12-04
发明(设计)人: 石启田 申请(专利权)人: 石启田
主分类号: A01N65/00 分类号: A01N65/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2130***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利用 银杏 种皮 脂溶性 提取物 制备 生物农药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植物源农药及制备方法,特别涉及利用银杏外种皮脂溶性提取物制备的生物农药及制备方法。

很多植物含有杀虫、杀菌活性物质,并被利用开发为生物农药。例如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化学开放实验室罗晓东、吴少华等发表于“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1年第一期的“印楝提取物的杀虫活性及其中四降三萜研究”一文,其研究成果为含印楝素为0.5%的印楝素提取物在稀释150-800倍时对小菜蛾和菜粉蝶等农业害虫具有很强的杀虫拒食抑制害虫生长、延缓昆虫卵、抑制昆虫激素分泌、降低昆虫生育能力等生理活性。其提取与分离方法是:经风干粉碎的1.36Kg印楝种仁,以石油醚脱脂3次,脱脂种仁用甲醇回流提取4次,得甲醇提取物,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三次。乙酸乙萃取物为含0.5%的印楝素的印楝提取物。又如甘肃省植保植检站刁绍东、王菁等发表于《农药》1999年第6期《植物源杀虫剂2.5%洋金花生物碱水剂开发应用技术研究》一文,报道了植物源农药2.5%洋金花生物碱水剂研究及应用的最新成果,从1995-1997年进行室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洋金花生物碱水剂,112.5-187.5g(有效成份)对甘兰蚜虫、菜青虫防治效果79.54%-90.60%。

上述制备的植物源农药分别从印楝和洋金花植物体中提取的含有杀虫活性物质,印楝素和洋金花生物碱的提取液制备的生物农药。

本项发明的任务是:开发利用被丢弃的银杏外种皮,分离提取其中的脂溶性成份,制备成生物农药,对各类蚜虫、菜青虫、藓马、毒蛾幼虫、韭菜地蛆等农业害虫,对黄瓜霜霉病、银杏叶枯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同时对作物的生长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解决本发明任务的方法是:用水浸泡银杏外种皮,分离去除水溶性成份,再用石油醚或乙醇萃取2次,得脂溶性提取物。将脂溶性提取物溶于80%以上乙醇中,配制成含15%左右银杏外种皮脂溶性提取物的生物农药,乙醇既作为溶剂,又是乳化剂。

银杏为裸子植物,种子分为种核(白果)和外种皮两部分,1份种核,3份外种皮,外种皮被丢弃发出恶臭味,污染环境,本发明是以银杏外种皮为原料,制备生物农药,这样既可以变废为宝,又可以清除环境污染。

银杏外种皮脂溶性提取物制备的生物农药,对人畜毒性极低。不造成环境污染,害虫不产生抗药性。并且是集防治害虫、病菌、植物生长调节剂于一体的农药。

本发明实施方式是:1、提取银杏外种皮脂溶性物质:

(1)将银杏外种皮去杂、清洗、粉碎。

(2)将粉碎后的银杏外种皮加5倍的水在于50-70摄氏度浸泡10小时,放出水后,再同样浸泡一次,放出浸泡水。

(3)加5倍95%乙醇或石油醚于70摄氏度萃取2次。

(4)将萃取液过滤、浓缩、并分离提取脂溶液性提取物。

2、配制生物农药方法:将15%的脂溶性提取物溶于80%以上乙醇中,过滤,即为生物农药。乙醇既作为溶剂,又作为乳化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启田,未经石启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356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