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橡胶增强的苯乙烯透明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01132542.9 | 申请日: | 2001-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335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13 |
| 发明(设计)人: | 城户良太;柴田博司;高村元;大村昭洋;山本善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8L25/08 | 分类号: | C08L25/08;C08L51/04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谭明胜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 增强 苯乙烯 透明 树脂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橡胶增强的苯乙烯透明树脂组合物,该树脂组合物含有橡胶聚合物增强的苯乙烯共聚物,其中含在树脂组合物中的丙酮可溶树脂组分的单体组成包括:5~70重量%的芳族乙烯基单体(a1),30~95重量%的不饱和羧酸烷基酯单体(a2),0~50重量%的乙烯基腈单体(a3),以及0~50重量%的可与这些单体共聚合的另一种单体,且丙酮可溶的树脂组分的酸值为0.01~1mg KOH/g。
2.权利要求1的橡胶增强的苯乙烯透明树脂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10~95重量份通过共聚合乙烯基单体混合物(a)得到的共聚物(A),和90~5重量份在橡胶聚合物(b)存在下,通过接枝聚合乙烯基单体混合物(c)得到的接枝共聚物(B)。
3.权利要求2的橡胶增强的苯乙烯透明树脂组合物,其中乙烯基单体混合物(a)和乙烯基单体混合物(c)的酸值均小于0.01mg KOH/g。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的橡胶增强的苯乙烯透明树脂组合物,其中树脂组合物的总透光率为50%或更大。
5.权利要求1~3任一项的橡胶增强的苯乙烯透明树脂组合物,其中在构成丙酮可溶的树脂组分的、芳族乙烯基单体(a1)与不饱和羧酸烷基酯单体(a2)的重量比(φST/φMMA)的组成分布中,80重量%或更多的丙酮可溶的树脂组分落在0.75~1.2倍平均重量比(φST/φMMA)的范围内。
6.权利要求1~3任一项的橡胶增强的苯乙烯透明树脂组合物,其中橡胶聚合物和丙酮可溶树脂组分间的折光指数的差值为0.03或更小。
7.权利要求1~3任一项的橡胶增强的苯乙烯透明树脂组合物,其中乙烯基单体混合物(a)和(c)均含有5~70重量%的芳族乙烯基单体(a1),30~95重量%的不饱和羧酸烷基酯单体(a2),0~50重量%的乙烯基腈单体(a3),以及0~50重量%的可与这些单体共聚合的另一种单体,且基本上不含不饱和羧酸单体(除不饱和羧酸烷基酯单体(a2)之外)(a5)。
8.权利要求1~3任一项的橡胶增强的苯乙烯透明树脂组合物,其中乙烯基单体混合物(a)和(c)均含有5~40重量%的芳族乙烯基单体(a1),30~80重量%的不饱和羧酸烷基酯单体(a2),10~50重量%的乙烯基腈单体(a3),以及0~40重量%的可与这些单体共聚合的另一种单体,且存在于树脂组合物的丙酮可溶树脂组分中的三序列丙烯腈单体单元的比例,相对于丙酮可溶树脂组分为10重量%或更少。
9.权利要求8的橡胶增强的苯乙烯透明树脂组合物,其中共聚物(A)的溶解度参数为10.5~12.5(cal/ml)1/2。
10.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3和9任一项的橡胶增强的苯乙烯透明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熔融混合10~95重量份通过共聚合乙烯基单体混合物(a)得到的共聚物(A),和90~5重量份在橡胶聚合物(b)存在下,通过接枝聚合乙烯基单体混合物(c)得到的接枝共聚物(B),其中有0.1~5重量%的乳化剂含在接枝共聚物(B)中。
11.权利要求10的制备橡胶增强的苯乙烯透明树脂组合物的方法,其中在熔融混合过程中,接枝共聚物(B)的含水百分数为0.1%或更大,且小于5重量%。
12.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3、9和11任一项的橡胶增强的苯乙烯透明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共聚物(A)通过乙烯基单体混合物(a)的连续本体聚合或连续溶液聚合得到,并将接枝共聚物(B)以熔融态或半熔融态加入到所得的共聚物(A)中。
13.权利要求12的制备橡胶增强的苯乙烯透明树脂组合物的方法,在乙烯基单体混合物(a)的连续本体聚合或连续溶液聚合之后,进一步还包括除去单体的步骤,其中在单体除去步骤的过程中或在单体除去步骤之后,将接枝共聚物(B)以熔融态加入到共聚物(A)中。
14.权利要求13的制备橡胶增强的苯乙烯透明树脂组合物的方法,其中在加入接枝共聚物(B)中,在共聚物(A)中的残余单体的量为10重量%或更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3254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