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轮摩托车、三轮摩托车有效
申请号: | 01132518.6 | 申请日: | 2001-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337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27 |
发明(设计)人: | 山口正昭;柳田贵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B62K21/00;B62J2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修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轮 摩托车 三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轮摩托车和三轮摩托车,在该摩托车中,用车架头管可转动支撑着支持杆状把手的把手支撑部件,用把手罩覆盖着杆状把手中央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以特开平6-144324号公报所公开的内容为例,把杆状把手固定安装在由车架头管可转动支撑的把手支撑部件上,一般地讲,通过插上用于防止把手罩振动的缓冲部件,把覆盖杆状把手中央部的把手罩安装在把手上。
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杆状把手及把手罩间插入缓冲部件时,由于要用比较多的固定部位来支撑把手罩,所以,必须要有多个缓冲部件,零件的数目变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防振又能用较少的零件将把手罩支撑在杆状把手上的双轮或三轮摩托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方案1记载的发明是一种双轮或三轮摩托车,用车架头管可转动地支撑杆状把手的把手支撑部件,用把手罩覆盖杆状把手中央部,其特征在于把前述杆状把手浮动支撑在插有固定橡胶套的把手支撑部件上,使把手罩固定在杆状把手上。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杆状把手是浮动支撑在车架上的,完全能防止固定在该杆状把手上的把手罩振动。并且,由于可把固定橡胶套插在把手支撑部件和杆状把手之间,即使将把手罩固定在杆状把手上的地方较多,因必要的固定橡胶套个数少,也能减小零件的个数。
本发明方案2记载的发明是在上述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在前述把手罩上,固定挡风罩。根据这种结构,在确保挡风罩防振性的同时,因不需要用于把当风罩安装在杆状把手上的专用零件,也能进一步减少零件个数。
本发明方案3记载的发明是在上述方案1或2所记载发明的基础上,把上面面临前述把手罩上设置的开口部的仪表单元从把手罩的内侧弹性插合在该把手罩上。根据这种结构,因不需要用于把仪表单元组装在把手罩上的弹簧等零件,既能减少零件个数,也容易把仪表单元组装在把手罩上。
根据上述方案1记载的本发明,把杆状把手浮动支撑在车架上能确保固定在杆状把手上的把手罩的防振性,即使把把手罩固定在杆状把手上的地方较多,因必要的固定橡胶套较少,也会减少零件的个数。
根据上述方案2记载的本发明,能确保挡风罩的防振性,同时,因把挡风罩安装到杆状把手上不用专用零件,也进一步减少了零件个数。
根据上述方案3记载的本发明,因不需要用于把仪表单元组装在把手罩上的螺钉部件等零件,既减少了零件个数,也使仪表单元容易组装到把手罩上。
附图说明
图1是双轮摩托车的侧视图;
图2是图1中箭头2所指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图2中3-3线的剖面图;
图4是图3中4-4线放大的剖面图;
图5是图4中5-5线的剖面图;
图6是图4中6-6线的剖面图;
图7是图3中7-7线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所示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式。
图1-图7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1是双轮摩托车的侧视图,图2是图1中箭头2所指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图2中3-3线的剖面图,图4是图3中4-4线放大的剖面图,图5是图4中5-5线的剖面图,图6是图4中6-6线的剖面图,图7是图3中7-7线的剖面图。
首先,在图1中,在双轮摩托车车架15前端配置的头管16上,可掌握方向地用枢轴支撑着轴支前轮WF的前叉17。在前叉17的上端连接着杆状把手18,把覆盖前轮WF上方的前护板19由前叉17支撑。车架15的中间部枢轴支撑着轴支撑后轮WR的后叉20,在车架15的后部和后叉20之间设置有后缓冲器21。
在车架15的中间部,支撑着由水冷式发动机E及变速器M构成的动力单元P,前述变速器M的输出动力通过链条22传送给后轮WR。
支撑在发动机E的发动机本体33及车架15上的散热器24配置在发动机E上方,同时把由车架15支撑的空气净化器23配置在发动机E的上方,把变速器M上方配置的燃油箱25以及配置在燃油箱25上方用于收容电配零件的收容箱26支撑在车架15上。
把发动机E排气导出用排气管27与在动力单元P及后轮WR间配置的排气消声器28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325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液压马达的排油回路
- 下一篇:供金融服务提供者使用的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