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田用石油磺酸盐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29677.1 | 申请日: | 2001-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327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26 |
发明(设计)人: | 秦立君;李立众;程杰成;王建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立君 |
主分类号: | C07C309/02 | 分类号: | C07C309/02;C09K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3113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田 石油 磺酸盐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芳烃基原油的馏分油经磺化制得的油田用石油磺酸盐技术,特别是从磺化后混合物中分离石油磺酸盐技术。
石油磺酸盐是原油经减压、蒸馏、磺化等深处理工艺而制得的产品。该产品主要应用于采油—作驱油剂;机械—作防锈剂。
目前,用于上述领域生产石油磺酸盐的工艺方法,中国专利99107580.3、98101774.6、97123334。以上工产艺生产的石油磺酸盐有效物(磺酸盐含量)较低,含有大量的无机盐和矿物油(未磺化油)及水份或挥发物。在油田采油用作驱油剂上,产品的稳定性及其配伍体系稳定性较差;在作防锈剂方面达不到使用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三级罐组式磺化器,可连续生产,工艺简单,石油磺酸盐含量高的一种产品的制备方法。该产品用在三次采油作驱油剂上,可实现最佳的产品稳定性及其配伍体系稳定性,具有良好协同效应和超低界面张力。用作防锈剂一效果显著、成本低廉。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选用分子量在380—520的芳烃基原油的减压馏分油为原料,采用三级连续罐组式磺化反应器磺化,磺化后制得的混合产物先萃取分离,再中和,然后蒸发浓缩,回收乙醇,即得产品。由于选用的原料比较科学,采用连续的磺化反应,且磺化后混合物采用先萃取分离、再中和、浓缩,使得产品稳定性好,主要成份石油磺酸盐含量大幅度提高,确保产品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
(1)分子量在380—520之间的芳烃基原油的减压馏份油。
(2)50%乙醇溶液
(3)42%碱液(NaOH)2、磺化反应条件及反应原理:
(1)磺化反应条件:
采用连续罐组式磺化反应器磺化,具体用料为:1吨馏份油用30—50公厅硫磺燃烧产生的SO3气体以4.5%气体浓度,在45—55℃条件下进行磺化,磺酸中和值为16—40。
(2)反应原理:
3、萃取分离
采用50%乙醇溶液萃取,萃取剂量与磺化后混合物量的重量比为1∶2。
4、中和反应条件及反应原理:(1)中和反应条件:
用42%碱液(NaOH)在40—45℃中和石油磺酸至PH10。(2)反应原理:
5、浓缩精制:
在78—90℃条件下蒸馏回收乙醇,在90—110℃条件下蒸发水分即得产品。
6、尾气处理:
在磺化过程中,由于所使用的磺化剂SO3无法被馏份油全部吸收,因此在磺化时含有SO3尾气必须经静电除雾器、碱洗塔处理,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到大气层中。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可制得分子量为460—620之间的石油磺酸盐,且石油磺酸盐含量在85%以上。应用于油田三次采油作驱油剂,该产品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及其配伍体系的稳定性。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作详细说明:实施例1:1、原料:某油田炼厂生产的减压馏份油,其物化性质见表1
表1原料油物化性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立君,未经秦立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296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