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音定位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1129674.7 | 申请日: | 2001-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393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29 |
| 发明(设计)人: | 景秉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景秉仁 |
| 主分类号: | G10H1/00 | 分类号: | G10H1/00 |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红,潘培坤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音定位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能够配合电影、电视、舞台剧等5.1声道输出或者特别格式的多声道输出的一种混音定位控制方法及装置。
一般在电影或电视剧中的音效或配乐大多是幕后重新配置,才能展现其立体声或多声道的音效感觉,但若是现场节目或舞台剧的演出,通常幕后音效控制并无法将现场应该呈现的音效完全展现在观众面前,常常会发生观众没有正确听到的情况或是声音的位置错误,即便现场使用许多话筒仍然很难将所有的现场音效恰当的呈现出来,最主要的原因是现在的混音控制装置没有这样的思考,必须要靠音效控制人员临场手动控制混音定位装置,因控制人员一手只能控制一个混音定位钮,所以该混音装置一次只能控制最多两个话筒回路的定位控制,而且为渐进式的控制。
以现场Live的节目为例,幕后音效控制人员常常需靠导播告知摄影机现在要拍某个特写,音效控制人员就把相关的话筒音量加大,若摄影机拍另一个乐器时,则把该乐器的话筒音量加大,因此音效控制必须要跟着摄影机移动,但有时会出现困难状况,当摄影机拍到时,混音装置还无法在有限时间内配合调整,造成没有配合画面的情况。
目前的混音控制器具备多路开关或电位器,但只能输出到单声道、两声道或者多重两声道,以五声道为例,只能控制左声道或右声道、中声道及左环绕或右环绕输出,并不能五个声道都输出,其控制是使用均衡控制来决定左右方的混合量。另外,也有混音控制器使用摇杆来控制声音输出,但控制及决定多声道的同步声音输出,仍然有逻辑上的混淆。当面对多声道独立输出格式时,混音控制变得非常复杂且困难,单独定义某种混音方式还可以,若必须做多输入对多输出时的同步变化则根本不可能。目前亦有使用计算机来控制混音的,其操作非常不直接,通常适合做幕后音效的制作之用。因计算机软件只能用鼠标一次操作一个动作,可以说不可能用于现场的节目。
本发明即为满足实际的需求并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开发出一种混音定位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能够预先设定多组输入控制点,可以使声音跟着摄影机移动,配合多输出的混音定位控制可以让现场复杂的音效输出实现影音同步控制的目的。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混音定位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既能够现场实现电影、电视5.1声道的混音输出,也能实现舞台剧多声道或者特别格式的多声道输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混音定位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能够配合摄影机观点,使音响的定位也能随着摄影机的观点变化,从而实现影音同步观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混音定位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能够将多种不同的声音输入视为多种不同的音响定位之间的混音变化控制输出。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混音定位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能够以运动体的观点设定多重混音控制输出变化,实现以某一或某些单独的运动输出控制。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混音定位的控制方法及装置,主控部分能够具备多个混音定位控制器,分别可以设定成主控视点或运动体等控制声音输入。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混音定位的控制装置设置有:由输入电平控制器、输入对输出组合控制器和主控回路选择器构成的输入声道控制器、输出声道控制器以及由变换控制推钮和变换选择器构成的预设变换主控器。按照本发明的混音定位控制方法,以视觉观点来设定声音输出的型式,配合摄影机将各个声音的定位放置于合理的位置;以运动的观点来设定输入声音控制的型式,将各个独立运动的输入声道,选择末使用的主控器回路,再将这些声道的各个预设组设定进入的开始点、经过点、远离点。
由于按照本发明的混音定位控制方法及装置配置成为上述的构成,所以能够预先设定多组输入控制点,可以让声音跟随摄影机移动,配合多输出的混音定位控制,可以使现场复杂的音效输出实现影音同步控制的目的。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及功能,将藉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及图2是按照本发明的混音定位控制装置的系统结构框图;
图3是按照本发明的预设变换主控器的控制输入及输出组合结构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景秉仁,未经景秉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296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