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茶叶受冻后的快速恢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28987.2 | 申请日: | 2001-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346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01 |
发明(设计)人: | 蔡传涛;李大昌;姚天全;高圣义;兰云;陈启波;礼发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云南协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旃习涵,普卫东 |
地址: | 650223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叶 受冻后 快速 恢复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属茶叶种植领域。
二、背景技术
茶叶是一种经济作物,在全国各地都有种植与分布。云南省茶叶的栽培面积达241.8万亩,位居全国第一,茶叶产量7.5万吨,产值12.6亿元,居全国第三位。长期以来,当地大面积种植的大白茶、长叶白毫、云瑰等优良品种由于耐寒性较差,遇到强烈的冷空气和寒流的影响,便会导致茶树部分或整株死亡。而目前的生产实践中,死亡的茶树大部分是挖除后重新栽种,这样一来,既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茶园恢复生产的时间也较长,一般约三年时间,经济损失较大。
三、发明内容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遭受低温寒害的茶树尽快恢复生产,以达到茶园受冻后当年恢复、当年收益、降低损失的目的。
2、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切干
茶树受冻害后2个月左右,将茎部距地面5-10厘米处进行全部切干,然后封住切口;
(2)水肥管理
保证足够的灌溉用水,2个月施一次肥,第一次每亩施100公斤尿素,第二次每亩施油枯500公斤,第三次每亩施复合肥100公斤;
(3)修剪
待茶叶萌发的枝条达到一定高度时,进行修剪,留下部分枝条作为茶叶无性繁殖的扦插枝条。
本发明的方法中茶树茎部切口密封所用的材料为塑料薄膜或石蜡。
本发明的方法中茶叶萌发枝条达60-70厘米进行修剪。
3、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后,第一年采茶台面平均宽度达到60厘米,最宽可达80厘米,最窄可达50厘米;大白茶的采茶台面平均宽度达63厘米,长叶白毫平均可达58厘米。第二年平均宽度可达75厘米,大白茶的平均宽度达80厘米,长叶白毫平均可达72厘米。而挖掉重新种植的茶园,第一、第二年均不能形成采茶台面,第三年的采茶台面宽度也仅能达到20-30厘米。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茶叶芽体比老茶园的茶叶芽体大,一叶一芽的芽体比老茶园的长1-2厘米,而且更加粗壮,外观较好,可以增加茶叶的价格。
(3)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后,第一年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出售无性繁殖的扦插枝条,平均亩产值达1989.30元。第二年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出售无性繁殖的扦插枝条和茶叶,平均亩产值可达2860元,达到受冻前的产出水平。而如果将受冻茶树全部挖掉从新种植,前三年不仅基本没有经济收入,还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包括以下步骤:
(1)切干
当大白茶树、长叶白毫茶树受冻害后的2个月左右,将茶树茎部距地面5厘米处进行全部切干,然后用石蜡将切口封住;
(2)水肥管理
保证足够的灌溉用水,2个月施一次肥,第一次每亩施100公斤尿素,第二次每亩施油枯500公斤,第三次每亩施复合肥100公斤;
(3)修剪
待茶叶萌发的枝条达到60厘米左右,修剪部分枝条。
第一年大白茶的采茶台面平均宽度达63厘米,长叶白毫平均可达58厘米。第二年大白茶的采茶台面平均宽度达80厘米,长叶白毫平均可达72厘米。
实施例2
包括以下步骤:
(1)切干
当大白茶树、长叶白毫茶树受冻害后的2个月左右,将茶树茎部距地面10厘米处进行全部切干,然后用塑料薄膜将切口封住;
(2)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与实施例1相同。
(3)修剪
待茶叶萌发的枝条达70厘米左右,进行部分枝条修剪。
第一年大白茶的采茶台面平均宽度达63厘米,长叶白毫平均可达58厘米。第二年大白茶的采茶台面平均宽度达80厘米,长叶白毫平均可达72厘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289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晶颗粒态淀粉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奥美拉唑的新晶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