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热祛湿颗粒冲剂无效
申请号: | 01127636.3 | 申请日: | 2001-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332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23 |
发明(设计)人: | 卓丽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卓丽霞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P31/00;A61P1/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华辉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热 颗粒 冲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热祛湿颗粒冲剂。
技术背景
传统的中草药夏枯草、绵茵陈、甘草、板兰根、金银花等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抗病毒等功效。临床可用于湿温、黄疸、霍乱、热淋、瘘痹、痈肿、腮腺炎、咽喉肿痛、感冒、传染性肝炎的防治。而这些中草药需要经过复杂的煎煮后才可服用,费时费力,不利于携带。且由于这些中草药没有经过精制,含有较多的杂质,副作用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携带、服用方便、副作用较小的清热祛湿颗粒冲剂。
本发明所述的清热祛湿颗粒冲剂通过将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
夏枯草15—20 绵茵陈 25—30 木棉花 15—20 菊花 15—20
甘草 6—10 板兰根 20—25 金银花 12—20
按下述步骤制得:
a)用水进行煎煮,控制温度80—100℃,煎煮后过滤;
b)a步骤所得的滤液用乙醇溶液进行抽提,其方法为往煎煮的滤液中加入乙醇溶液,静置24小时以上,过滤;
C)b步骤所得的滤液浓缩成浸膏状后干燥磨碎。
本发明所述的清热祛湿颗粒冲剂由于其制作方法简单,且上述中草药经过精制后,其中的有效成分得到提纯,药效得到提高,副作用较小且便于携带、服用方便。经临床试验,其对湿温、黄疸、霍乱、热淋、瘘痹、痈肿、腮腺炎、咽喉肿痛、感冒、传染性肝炎的防治均有较好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按5倍量称取夏枯草18g,,绵茵陈30g,木棉花15g,菊花18g,甘草10g,板兰根20g,金银花18g。稍洗后置煎煮容器内,第1次加药材体积8-10倍的水,浸过药面,加热煎煮,煮时开始火稍大点,待药煮沸后再将火势减慢,温度控制在80℃-100℃之间,煎煮1.5小时。第2次加药材体积4-6倍的水,煎煮时间为1小时,火势也是先大后小,温度在80-100℃度之间,第3次加药材体积2-3倍的水,火势先大后小,煎煮1小时,温度控制在80-100℃之间,每次均滤出滤液,合并上述的滤液,加入滤液体积2倍的65%-75%乙醇溶液,放置24小时,滤出上清液与沉淀物。沉淀物用60%的乙醇溶液洗涤,所得的洗涤液过滤后与上述虑出的上清液合并,蒸溜回收乙醇,将浓缩液静置12小时,过虑,滤出的滤液经低温蒸发成稠状浸膏,再将浸膏与糖搅匀,干燥磨碎过筛,最后制成成品颗粒冲剂。
实施例2:
称取夏枯草15g,绵茵陈25g,木棉花18g,菊花18g,甘草6g,板兰根20g,金银花15g。稍洗后置煎煮容器内,加水浸过药面5公分左右,加热煎煮,开始火稍大点,药物蒸沸后,以小火煎煮,温度控制在100℃,连续煮3次,第1次1.5小时,第2、3次煮1小时,每次均滤出滤液,然后再进行下一次的煎煮,煎煮完毕,合并上述滤液,合并的滤液中加入3倍滤液体积的65%-75%的乙醇溶液,放置36小时,将滤出的滤液浓缩成浸膏状,再把浸膏于70℃恒温干燥后磨碎,与蔗糖搅拌过筛制成成品颗粒冲剂。
实施例3:
称取夏枯草20g,绵茵陈30g,菊花18g,甘草10g,板兰根25g,金银花18g,木棉花20g。稍洗后置煎煮容器内,加水1000毫升,加热煎煮,火开始以大,后以纹火纹煮,温度控制在90-100℃之间,连续煎煮3次,第1次2小时,第2次1.5小时,第3次1小时,每次滤出滤液,再加入适量的水,煎煮,反复搅拌,然后合并3次滤液,滤液中加入2倍滤液体积的65%-75%的乙醇溶液放置24小时,将滤出的滤液浓缩成浸膏状,再把浸膏100℃恒温干燥后磨碎与庶糖搅拌均匀,过筛制成成品颗粒冲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卓丽霞,未经卓丽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276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膜工艺处理饮用水系统及制取饮用水工艺
- 下一篇: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