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成药无效
| 申请号: | 01127304.6 | 申请日: | 2001-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336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20 |
| 发明(设计)人: | 曹怀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怀坤 |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P11/00;A61P3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2314***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慢性 支气管炎 中成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特别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成药。
目前,流感病毒常有世界性大流行。流行中,首当其冲的是呼吸道感染,每年几次的流行期间总有大量人口受到危害,不拘老年少年,亦无论男或女。发烧、咳嗽、吐痰,使病人难以忍受。若治疗失时急性发作过后,便会留下后遗症成为慢性支气管炎;夏秋季节症状较轻,待冬天一到,气压增高,气温降低,其咳喘次数和深度都大为增加。迄今为止,众多西医治法,全是对症下药,如口服或注射安茶碱、麻黄素、抗菌消炎性药物或激素,虽能暂时控制症状,却很少能除根,且长时间服用会带来药物的成瘾性;中医中药方面汤、饮、丸、散亦不少,经选用效果也大多不理想,特别汤剂,又要文火煎熬若干时间才能服用,太不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补肾、益肺、健脾、强心,增强各脏的生理功能,能呼吸通畅,运行气血,转化水谷精微,濡养全身,运化水湿,又能止咳祛痰,消炎平喘,减轻和制止其病理变化,及预防感冒和感染,达到根治慢性支气管炎的目的。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祖国医学对慢性支气管炎机理的认识以及治疗原则,参考现代药理研究,选用补肾、益肺、健脾、强心、止咳化痰炎类药物配制而成,能改善机体免疫机能,提高抵御气候改变和外界感染致病的能力,达到止咳、化痰、消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目的。
本发明由纯中药配制而成,所以对人体无任何毒副作用。
本发明的配方及重量配比如下:
当归10-15、川芎5-12、杏仁5-12、款冬花5-12、麻黄4-12、芸苓8-18、五味子5-12、半夏7-12、知母8-15、桔梗6-12、陈皮8-15、桂枝5-12、干姜5-12、甘草4-12。
应用本发明上述方剂,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明显,止咳化痰平喘功效迅速,服用方便,无毒副作用,有效率100%,显效率86.7%治愈率74%以上。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本发明中益肺、健脾、强肾类中药为:
当归、川芎、芸苓、五味子、半夏、知母、桂枝、干姜。
止咳化痰类:
川芎、杏仁、款冬花、麻黄、半夏、桔梗、陈皮、甘草。
本发明的药物机理如下:
本发明中,君之首为当归,性能甘、辛、温,归肝心经,补血调经和血止疼、润肠通便,含有挥发油、蔗糖、维生素B12,β-谷甾醇、亚叶酸、烟酸等(见《中药学》423页,成都中医药大学主编,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川芎:性能辛、温、归肝、胆、心包络和血行气,祛风止疼,含挥发油、生物碱、内酯类、阿魏酸、川芎嗪等(同上364页)。
杏仁:性能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成份:苦杏仁甙、苦杏仁酶、脂肪油(同上165页)。
款冬花:性味辛、苦、温,归肺经、止咳化痰。含款冬二醇、芸香甙、三萜皂甙、蒲公英黄质、挥发油(同上167页)。
麻黄:性味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平喘利水。成份:含麻黄碱、伪麻黄碱等多种生物碱和挥发油(同上34页)。
芸苓:性能甘、淡、平,归心、肺、脾、膀胱经,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成份:含茯苓聚糖、茯苓酸、块苓酸、齿孔酸、松苓酸、麦角甾醇、胆碱,腺嘌呤,组氨酸,卵磷脂、β-茯苓聚糖酶、脂肪酸及微量蛋白酶(同上285页)。
五味子:性能甘、酸、温,归肺心、肾经,益气生津、补肾养心、收敛固涩。成份:含五味子素、多种有机酸、挥发油、维生素C、糖类等(同上396页)。
半夏:性味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成份:β-谷甾醇葡萄糖甙、游离β-谷甾醇、挥发油、淀粉、粘液质、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生物碱等(同上140页)。
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滋阴润燥。成份:含多种甾体皂甙、粘液质、烟酸和氧杂蒽酮C、葡萄糖甙等(同上63页)。
桔梗:性味苦、辛、平,归肺经,祛痰排脓、开宣肺气。成份:含桔梗皂甙、桔梗酸、植物甾醇、葡萄糖等(同上147页)。
陈皮:性味、辛、苦、温,归脾、肺经,行气理脾、燥湿化痰。成份:含挥发油、橙皮甙、新橙皮甙、柑橘素、川陈皮素、维生素B1等(同上184页)。
桂枝:性味辛、甘、温,归肺、心、脾、膀胱经、散寒解表、温经止疼、温阳化气。成份:含挥发油,其中主要含桂皮醛(同上36页)。
干姜:性味辛、热,归心、脾、肺、胃经,回阳通脉、温中散寒、温肺化饮。成份:含挥发油、树脂等,挥发中含姜烯、姜辣素、姜酮、龙脑、姜醇等(同上240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怀坤,未经曹怀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273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优质黑粒小麦76的选育方法
- 下一篇:磁带放送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