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固体电解质电容器的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01125907.8 | 申请日: | 2001-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396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12 |
| 发明(设计)人: | 成泽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昭荣株式会社;阿德福克斯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G9/15 | 分类号: | H01G9/15;H01G13/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卢新华,周慧敏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电解质 电容器 制造 方法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固体电解质电容器的制造方法,进而可以大规模生产高可靠性的产品。
背景技术
在通常是大量使用的铝电解电容器中,正极箔是这样构成的,即浸蚀铝箔以增加其表面积,并使之经受化学转化处理在其上形成一层氧化物膜。负极箔,使用的是未处理的铝箔。一个元件(下文称为“卷绕元件”),该元件是把正极箔,负极箔和夹在它们中间的隔板,比如马尼拉纸卷绕构成的;该元件用液体电解质浸渍来完成(其要点,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第H.8-782870)。
近年来,铝固体电解质电容器已经商业化,其中使用的是导电聚合物材料作为电解质,而不是如前所述的铝电解电容器中的液体电解质。
铝固体电解质电容器中的固体电解质有突出的优势,其电导率比铝电解电容器中的液体电解质的电导率高,因此损耗较小,并且频率特性和温度特性十分优秀。
然而,与铝电解质电容器相反,正极上的氧化物膜没有自修补功能,所以如果在正极上的氧化物膜中产生了缺陷,极有可能发生短路式的故障。
通常,当电器设备中使用的电容器发生短路时,流过异常的电流;这将有在电器设备中引起火灾的危险。因此,在铝固体电解质电容器的情况下,在所使用的电容器中,正极上氧化物膜的耐电压能力设定为大约比铝电解质电容器高3倍,但这会使容量下降至约1/3。
除了这个问题,当用现有技术的工艺(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第H.10-50558或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第H.10-50560)制备铝固体电解质电容器时,当卷绕元件制造好后,并且在将其装入并固定在外壳中之前,正极箔上的氧化物膜要再次进行化学转化处理(“复化学转化”处理)。
图7是流程图,用来解释制造现有技术的铝固体电解质电容器的步骤。首先,在第一步中,制备具有用化学转化形成的氧化物膜的正极箔,隔板和负极箔的卷绕元件;在第二步中,正极箔上的氧化物膜经反复的化学转化以修补任何缺陷;在第三步中,进行洗涤;在第四步中,进行热处理;在第五步中,生成固体电解质;在第六步中,将其组装到外壳中;在第七步中,卷绕元件与外壳通过环氧树脂粘结在一起并进行固化;在第八步中,进行老化;并且在第九步中,进行检验。
在上面提到的图7的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在于,使正极上的氧化物膜经过第二步的反复化学转化形成得极好,如果在后面的第三步到第七步,即从洗涤到组装在外壳中的过程中,有任意应力作用在卷绕元件上,则正极上的氧化物膜中都很容易产生裂纹。
具体地说,当将卷绕元件组装到外壳中时,直至进行完环氧树脂的粘结和固化之前,卷绕元件的接线柱很容易移动,并且卷绕元件本身也很脆弱,并容易受外力的破坏,所以难以实现以无应力作用在电极箔上的方式进行处理,更何况,正极上的氧化物膜薄至1.3(nm/V),所以即使在每一步骤中都极其注意,缺陷率也会很高,并可能达到5(%)到50(%);这样可靠性就很低了。
发明概述
根据本发明,在制造铝固体电解质电容器时,采取了一系列的步骤使之可以避免应力施加到电容器主体(例如卷绕元件)上,并且提供了可以实施这些步骤的方法,从而保证高可靠性和高质量的铝固体电解质电容器的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的基础在于,在铝固体电解质电容器的电容器主体完成时,立即把它组装到外壳中,同时用树脂固化和粘结,这样在步骤的起始阶段就固定了卷绕元件,从而避免了应力施加到正极的氧化物膜上;为了进行这样的步骤,尚需要有一个孔的外壳,以使在卷绕元件中接线柱周围的树脂固化和粘结后,能够进行不同的加工步骤;这样的外壳在日本专利申请号为H.7-135116的文件(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H.8-78287)中公开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昭荣株式会社;阿德福克斯株式会社,未经昭荣株式会社;阿德福克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259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粗细两用活动铅笔
- 下一篇:覆晶接合结构与形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