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评价阴离子交换树脂性能的方法和设备及冷凝水除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123939.5 | 申请日: | 200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337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27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智章;藤田雅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璐佳瑙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N30/96 | 分类号: | G01N30/96;B01J4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伟,彭益群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评价 阴离子 交换 树脂 性能 方法 设备 冷凝 装置 | ||
1.一种用来评价阴离子交换树脂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测量填充有至少一种阴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交换树脂容器的出口水中无机碳酸浓度;和
根据所获得的出口水中无机碳酸浓度的测量值评价填充在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容器中的阴离子交换树脂性能。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测量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容器入口水中无机碳酸浓度;和
根据所述出口水和所述入口水中无机碳酸的浓度,对所述的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进行评价。
3.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碳酸浓度是连续进行测量的。
4.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碳酸浓度是间歇地进行测量的。
5.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述步骤:
根据对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容器入口水和出口水中无机碳酸浓度的测量值,计算所述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无机碳酸的MTC(传质系数);和
根据所获得的MTC值对所述的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评价。
6.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述步骤:
由所述的MTC值,评价所述的阴离子交换树脂的退化程度;和
判断所述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替换时限、使用期限和生产能力中的至少一种。
7.一种用来评价填充在离子交换树脂容器中的阴离子交换树脂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提供一个微型柱,其中填充有至少与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容器中的阴离子交换树脂相同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在所述微型柱中的所述阴离子交换树脂层的高度低于所述阴离子交换树脂层填充所述阴离子交换树脂容器的高度;
通过使一部分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容器的入口水从所述微型柱的入口流入,测量所述微型柱中出口水的无机碳酸浓度;和
根据所获得的所述微型柱出口水中无机碳酸的测量值,评价填充在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容器中的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
8.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测量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容器中出口水的无机碳酸浓度;和
根据所述的测量结果和所述微型柱出口水中无机碳酸浓度,评价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容器中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
9.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填充所述微型柱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层的高度等于或低于填充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容器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层的高度的1/2。
10.一种用来评价填充在离子交换树脂容器中的阴离子交换树脂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提供一个微型柱,其中填充有至少与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容器中的阴离子交换树脂相同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在所述微型柱中的所述阴离子交换树脂层的高度低于所述阴离子交换树脂层填充所述阴离子交换树脂容器的高度;
通过使一部分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容器的入口水从所述微型柱的入口流入测量所述微型柱入口水和出口水中的无机碳酸浓度;和
根据所获得的所述微型柱入口水和出口水中无机碳酸的测量值,评价填充在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容器中的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
11.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测量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容器入口水和出口水中的无机碳酸浓度;和
根据所述的测量结果和所述微型柱入口水和出口水中无机碳酸浓度,评价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容器中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
12.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填充所述微型柱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层的高度等于或低于填充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容器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层的高度的1/2。
13.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子交换树脂容器是一种用于冷凝水除盐系统中的冷凝水除盐装置容器。
14.一种对阴离子交换树脂性能进行评价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排出监测装置,用来测量填充有阴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交换树脂容器的出口水无机碳酸浓度;和
一个评价装置,用来根据由所述监测装置所获得的出口水中无机碳酸浓度的测量数值,评价填充在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容器中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璐佳瑙株式会社,未经奥璐佳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2393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