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关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01123788.0 | 申请日: | 2001-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338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06 |
| 发明(设计)人: | 森俊晴;田边义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H13/28 | 分类号: | H01H13/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激扬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被用作电器的电源开关的开关装置,尤其是涉及利用弹簧反转动作进行触点的接触分离的速动式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速动式开关装置的结构是图13~图15所示的结构。图13是开关装置断开时的纵截面图,图14是所述开关装置接通时的纵截面图,图15是触点机构的局部说明图。
这种传统开关装置主要由用合成树脂等绝缘材料构成的外壳21、设置在外壳21内底部上的且在顶面上设有固定触点22a的固定端子22、与固定端子22相邻且也设置在外壳21内底部上的中央端子23、可动地支承在中央端子23上的且在一端上具有可接触离开固定端子22的活动触点的导体板28、与导体板28和中央端子23配合定位的且可动地支承导体板28的支承板27、弯曲定位在导体板28和中央端子23之间的并通过自身弯曲来驱动导体板28的板簧30、接触板簧30的突起30a地被驱动的且使导体板28向着固定端子22或离开固定端子22地位移的滑动件31构成。
由导电金属板等构成的中央端子23上,形成了与支承板27配合定位的支承板配合突起23a以及与板簧31配合定位的板簧配合突起23b。在支承板配合突起23a与板簧配合突起23b上,在大致相对的位置上设置了V形配合槽23c、23d,支承板27与板簧31的一端分别与V形配合槽23c、23d配合定位。
支承板27也由导电金属板构成,它在中央具有可以与板簧配合突起23b转动配合的开口并且它大致成U形,其一端与支承板配合突起23a的V形配合槽23c配合定位,另一端被固定在导体板28的活动触点29的固定侧附近。
导体板28也由导电金属板构成,它在中央具有可以与支承板配合突起23a与板簧配合突起23b转动配合的开口并且在一端上设置所述活动触点29。导体板28如此可动地安装在中央端子23上,即支承板27的一端定位开口内缘的一端上,开口的另一端与板簧30配合定位。
板簧30是用具有弹性的薄片状金属板被大致制成V形的,其一端与中央端子23的板簧配合突起23b的V形配合槽23d配合定位,另一端被定位在导体板28开口内缘的与支承板27配合的那端相反的另一端上。板簧30弯曲地设置在中央端子23与导体板28之间。在板簧30大致呈V形顶点附近,形成了在滑动件31滑动时驱动导体板28的致动突起30a。
在组装上述开关装置的触点机构的情况下,由于导体板28在转动配合的状态下被可动地安装在中央端子23上,所以,使支承板27的一端与导体板28的开口内缘的一端上配合定位,支承板27的另一端与中央端子23的支承板配合突起23a配合定位,在这样的状态下,在导体板28的开口内缘的另一端与中央端子23的板簧配合突起23b之间,必须使板簧30弯曲地安装所述板簧。此时,由于板簧30通过支承板27在弹顶状态下被安装在导体板28与中央端子23之间,所以,导体板28、支承板27和板簧30三者成一体地被可动地安装在中央端子23上。
现在,说明上述开关装置的动作。通过按压滑动件31,滑动件31向着按压方向(图的右方向)滑动,通过滑动件31按压板簧30的V形顶点附近,从而板簧30以中央端子23的板簧配合突起23b的V形配合槽23d为支点地顺时针转动。此时,导体板28和支承板27一起以中央端子23的支承板配合突起23a的V形配合槽23c为支点地向着图下方移动,当同板簧30的配合部超过了支承板配合突起23a的V形配合槽23c(板簧30的反转点)时,导体板28自动移向图的下方,活动触点29与固定触点22a相接触,从而电路处于导通状态。此时,滑动件31被锁定在压入位置上。
从这个状态开始,当继续按压滑动件31时,解除锁定,滑动件31通过复位弹簧26的弹力而与按压方向相反地返回(图的左方向)。此时,板簧30的致动突起30a受压,从而驱动板簧30逆时针转动,当超过板簧30的反转点时,导体板28自动移向图的上方,活动触点29与固定触点22a分开,从而电路处于断开状态。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的传统速动式开关装置的结构中,当导体板28反转时,为了使活动触点29与固定触点22a接触而使用了板簧30,但必须使用因必要负荷高而允许应力高的弹簧材料(如铜钛合金、铍铜等),因此,存在着很难维持加工性能和尺寸精度以及部件成本高的问题。
此外,由于分别将板材用于支承板27与板簧30,所以,形状变复杂的材料成品率也降低,由于与中央端子23配合的配合部接触切断面的边缘部,所以,中央端子容易磨损,存在着接触部可靠性降低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未经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237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