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永久抗雾性能的聚烯烃薄膜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01121424.4 | 申请日: | 2001-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323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28 |
发明(设计)人: | A·古普塔;D·德沃雷;J·J·麦纳马拉;A·泽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巴特殊化学品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0 | 分类号: | C08L23/00;C08J5/1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庞立志,王其灏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永久 性能 烯烃 薄膜 组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颖的抗生雾烯烃聚合物组合物,尤其是用作潮湿产品的包装薄膜和用作农业应用的温室薄膜的组合物。
大量用于温室栽培或隧道栽培的农业薄膜主要包括大约30-200微米厚的软乙烯树脂薄膜,其包括,作为基本树脂,聚氯乙烯(以下简称PVC)、支化低密度聚乙烯(以下简称LDPE)、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以下简称LLDPE),等等。对于农业薄膜所需要的各种性能,特别重要的是耐候性、抗雾性、保温性,和透明性。为了克服目前农业所面临的费用增加和劳力减少的情况,人们希望开发在更换之前具有延长使用寿命的薄膜。
在农业薄膜所环绕的温室或隧道内的空气是被从土壤和植物蒸发的水蒸气饱和的,该水蒸气冷凝滴落在冷薄膜的内表面形成雾。薄膜上的水滴由于不规则反射不仅大大降低入射的阳光而且滴落在植物上造成频繁出现病害。
为了避免起雾,已采用在农业薄膜内表面抗雾处理将薄膜变为抗沾水薄膜并防止水滴粘合,由此保证阳光透入温室或隧道,提高温室或隧道内的土壤温度和气温,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促进植物健康生长,并且控制植物病害的发生。
目前采用的抗雾处理包括将抗雾剂(抗雾添加剂)掺入形成薄膜的乙烯树脂化合物和涂覆抗雾剂至薄膜上。
然而,通过用抗雾剂涂覆软塑料薄膜而得到的抗雾薄膜尚未作为农业薄膜而实际应用,这是由于以下原因。由于其表面能低,农业应用的软塑料薄膜当用表面活性剂或亲水高聚物(已被用作抗雾剂)涂覆时一般吸湿性和粘合性差。当用低极性的软乙烯树脂薄膜,例如LDPE、EVA、和LLDPE薄膜时这种趋势特别明显。因此,当用喷雾器将抗雾剂喷涂到软乙烯树脂薄膜时,需要使用大量的抗雾剂,从而提高了费用,而且喷射涂覆操作需要大量的时间。此外,喷射涂覆不能均匀地实施从而出现抗雾效果不充分。在用涂覆机等涂施抗雾剂时,消耗了大量涂料,而且不能提高涂覆速度,造成费用增加。在任何一种情况下,由于粘合力差,涂覆的抗雾剂可被水滴冲走,导致抗雾性能的寿命很短。此外,由于抗雾剂的粘着性使涂覆薄膜产生粘连。结果,不能以稳定的方式将抗雾效果保持长达至少1年,更希望几年。大多数现有技术农业薄膜呈现抗雾性能仅仅大约1个月的时间。
一般掺入薄膜的抗雾剂包括非离子的、阴离子的和阳离子的表面活性剂。
除了涂覆方法和掺入方法以外,提供给农业薄膜抗雾性能的其它方法包括乙烯基树脂的化学改性或乙烯树脂薄膜表面引入极性基,例如亲水基。然而,此技术目前需要费用高因此很难实施于农业薄膜。
另一方面,涂覆型抗雾剂主要包括一种无机亲水胶体物质和一种亲水有机化合物,其近年来已被开发,如在JP63-45432和JP63-45717中所揭示。适宜的无机亲水胶体物质包括胶态二氧化硅、胶态氧化铝、胶态Fe(OH)2、胶态Sn(OH)4、胶态TiO2、胶态BaSO4、和胶态硅酸锂,最常用的是胶态二氧化硅和胶态氧化铝。适宜的亲水有机化合物包括各种非离子、阴离子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包括含羟基乙烯单体单元和0.1-40%重量含羧基乙烯单体单元接枝共聚物或其局部或全部中和产物,以及含硫聚酯树脂。
这种新型薄膜所用的涂覆型抗雾剂显著改善了湿润性和粘合性,涂覆的农业薄膜呈现抗雾性能大约半年至1年的时间。
在这些情况下,没有任何现有技术的聚烯烃基农业薄膜满足长期维持抗雾性能的要求。
在包装领域,其中聚合物薄膜用于包覆或封入商品,在此处希望薄膜透明或商品可视性,对于聚合物薄膜当其曝露于可在薄膜上产生冷凝水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时需要其抗雾。当包装物内部含有足够水蒸气以致在薄膜内表面产生雾时此冷凝水特别麻烦。尽管与非食品也有关系,然而此处特别有关的是食品产品的包装,例如、肉食、面包、蔬菜、水果,等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巴特殊化学品控股有限公司,未经西巴特殊化学品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214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