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前光模组的导光板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20601.2 | 申请日: | 200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396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12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洲;谢重光;方志涵;林育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兴隆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朝华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组 导光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在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使用的前光模组的导光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液晶显示面板(LCD PANEL)依显示光源的不同可分为穿透式液晶显示面板及反射式面板二种类型。其中穿透式面板是于液晶面板的背面设置一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具有一导光板的一侧面设置一光源(可为冷阴极管或LED),且于导光板上设置多数可用以反射光线的微型结构,利用导光板上的微型结构将光源产生的光线转换为均匀的面光源,使得光线穿透过液晶面板,将液晶面板的影像显示出来。
反射式液晶面板则是在面板的表面设置一前光模组,其通过外界照明光源或是前光模粗的光线投射于液晶面板上,光线从面板表面反射后将面板的影像显示出来。
一般而言,穿透式的液晶面板在各种状况下,皆必须使用光源产生光线,方能够使得液晶面板显示影像,造成穿透式液晶面板的耗电量非常地高,因此使得穿透式液晶显示器的电池使用时间缩短。而反射液晶显示器的前光模组在白天或是有充足照明的情形下,可由自然光源投射在液晶面板上的光线使得面板的影像显示出来,而只有在光源不足的情形下,才启动前光模组的光源,利用辅助光源的光线使得面板的影像显示出来,因此反射式的液晶显示器模组的耗电降低,因此可大幅提升携带式资讯设备的电池使用时间。
由于以上的原因,反射式的液晶面板特别适合用在PDA或是移动电话或笔记型电脑等小型可携式资讯设备。
图11-12所示,是传统的前光模组的构造,其中主要包括:一导光板1是设置在一液晶面板2的表面,及一线性的光源3是设置在导光板的一侧边,及若干微型结构V形沟槽4是设置在导光板1的表面,用以反射光源3的光线,使得光源3的光线可以投射在面板2的表面,以产生均匀辉度的面光源。
传统前光模组的导光板1的构造,该导光板1表面的V形沟槽4与光源3的方向相互平行,且各该V形沟槽4从导光板1的一侧边连续地延伸到导光板的另外一侧边,导光板1的V形沟槽4的成型方式,是利用可成形V形沟槽4的微型刀具,并以线性切割(FLYING CUTTING)的方式在导光板1的表面切割出横向的V形沟槽4,此外,由于导光板1距离光源3的距离不同位置的光线辉度不同而改变其排列的密度,以使得反射在液晶面板表面的光线可以具有均匀的辉度。导光板1表面的V形沟槽4通常是采用以钻石制成的微型刀具,以线性切割的方式在导光板1的表面切割出来。
此外,前光模组的导光板除了采用上述的V形沟槽的微型结构外,也有部分是采用其它诸如阶梯形及尖脊状的微型结构,其加工方式与V形沟槽的微型结构的制造方法相同,旨为采用微型刀具以线性切割方式在导光板1表面加工而成。其主要缺陷在于:
1、传统的前光模组的导光板受限于V形沟槽4的成型方式,其每一条V形沟槽4的宽度与深度皆为相同,因此使得该导光板1只能够通过改变V形沟槽4的排列密度方式,来使得导光板1各个位置产生均匀的辉度,然而该光源3的光线在导光板1之中传递时,除了会随着与光源3的距离的增加而使得强度衰减外,其光线也会呈现横向的衰减,因此传统的导光板1仅是单纯地将V形沟槽4沿着光源3的光线的行进方向改变其排列的密度,仅能够改善光源3的光线沿其行进方向衰减的情形,而无法改善光线沿着导光板1的横向衰减的问题,因此使得该导光板1若其宽度过大,则会造成导光板1的边缘部分的光线辉度不足现象,造成传统的导光板1的宽度尺寸无法过大,因此到目前为止,一般的反射式液晶显示面板只能够应用在小尺寸的显示器,而无法应用在大尺寸的显示器。
2、此外,就加工技术而言,导光板1必须使用微型刀具以线性切割方式制作导光板1表面的微型结构,然而受限于微型刀具的切削速度,通常在一面导光板1的表面成形微型结构必须耗费相当长的时间,造成传统导光板生产速度缓慢,使其制造成本高昂。
3、同时,传统的前光模组的导光板的微型结构的加工方式大多是采用钻石刀具切割方式进行,受限于钻石刀具的加工尺寸,使得在导光板1表面切割的微型结构的密度不能过密,造成导光板表面显示出微型结构的痕迹而影响到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影像的品质。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兴隆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兴隆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206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糖衣杏仁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交通流量无线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