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接收机的一种多用户检测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01120495.8 申请日: 2001-07-19
公开(公告)号: CN1398053A 公开(公告)日: 2003-02-19
发明(设计)人: 王小东;周小波;曲秉玉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4B1/69 分类号: H04B1/69;H04B15/00
代理公司: 北京德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丽琴
地址: 518057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无线 接收机 一种 多用户 检测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接收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是涉及扩频通信接收机中的一种多用户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自从性能优越的Turbo码被发现以后,叠代处理技术广泛引起了注意,可见参考文献1[C.Berrou and A.Glavieux,“Near optimum erro-correcting coding anddecoding:Turbo codes,”IEEE Trans Commun.,Vol.44,Oct.1996]和参考文献2[C.Berrou and A.Glavieux,and P.Thitimajshima,“Near Shannon limiterrorcorrection coding and decoding:Turbo codes,”on Proc.1993 Int.Conf.onCommunica-tions,PP.1064-1070,1993.]。

Turbo码原则上可以广泛用于许多检测/解码问题,例如串行级联码、联合信源和信道解码、联合信道解码的多用户检测等。在参考文献3[M.Moher,“Aniterative multiuser decoder for near-capacity communications,”IEEETrans.Commun.,vol.46,pp.870-880,July 1998.]和参考文献4[M.C.Valenti andB.D.Woerner,“Iterative multiuser detection for convolutionally coded asynchronousDS-CDMA,”in Proc.IEEE Int.Symp.Personal,Indoor,and Mobile RadioCommunica-tions(PIMRC),Boston,MA,pp.213-217.,1998]中,得到一种最优的针对同步码分多址系统的叠代多用户检测算法,这种叠代算法基于交互熵(Cross-entropy)最小原则进行。

虽然还得到了相应的次优的实现方法,但其实现的复杂度对中等数量的用户仍然是难以接受的。在参考文献5[H.E.Gamal and E.Geraniotis,“Iterativemultiuser detection for coded CDMA signals in AWGN and fading channels,”IEEETrans.on Selcctc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vol.18,no.1,pp.30-41,Jan.2000.]中,给出了基于MMSE准则和Turbo准则的叠代接收机,但同样有计算复杂度很高的问题。

在参考文献6[X.Wang,and H.V.Poor,“Iterative(Turbo)soft inter-ferencecancellation and decoding for coded CDMA”,IEEE Trans.Commun.,vol.47,No.7,pp.1046-1061,July 1999]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叠代接收机,这种接收机基于软输入软输出(SISO)和后验概率信道译码。其叠代算法存在的问题包括:不是采用Rake接收机的输出作为第一次叠代的输入;是应用于时不变信道的,不能应用于时变信道;采用复杂的矩阵求逆方法,且不是对多径的每一径进行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无线接收机的多用户检测方法,是应用于无线接收机的一种叠代软干扰抵消方法,与以往的同类方法相比较,能大大降低计算的复杂度,且能同时适用于有信道编码与没有信道编码两种情况下使用。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无线接收机的多用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处理步骤:

A.对应每一个用户设置一软输入软输出(SISO)模块及一变换模块;

B.设置叠代次数M和叠代次数参量n,M、n均为正整数;

C.设n等于1,由软输入软输出(SISO)模块对经RAKE接收机合并输出的结果信号进行符号判决;

D.根据符号判决结果对输入的经离散化后的接收信号进行并行干扰抵消并输出似然比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204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