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蝇类诱杀剂无效
| 申请号: | 01119311.5 | 申请日: | 2001-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322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21 |
| 发明(设计)人: | 崔成日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成日 |
| 主分类号: | A01N65/00 | 分类号: | A01N6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5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诱杀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灭蝇类害虫的杀虫剂,尤其适合对蝇类中丽蝇科、蝇科、花蝇科、麻蝇科等蝇类的诱杀。
蝇类对人类和农业耕种作物的危害人所共知,其对人类的侵害主要表现和反映在卫生环境方面的病原菌传染,通过成虫的机械媒介作用传染疾病,影响人类健康,甚至生命;其对农业作物的危害是幼虫期侵蚀作物及带来的蛆症病源,大幅度地降低了农业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因此,人类对蝇类的消灭药剂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目前国内外普遍应用的一种室内使用的诱杀剂——灭蝇灵即是主要品种,该灭蝇灵呈日落黄色,成份中填加了属于荷尔蒙激素类的性信息素,以利用其气味吸引蝇类起到杀灭作用,也正因为填加了性信息素,所以该灭蝇灵在很短时间内便失去了灭蝇效力,而且不耐雨水,不能应用在室外。另外,糖醋液诱杀剂是昆虫类预测预报使用的杀虫剂,但不能用以大范围和长效灭杀使用,也由于怕雨水,不能在田间和室外使用。据上所述,目前能应用在室外的大范围、长效诱杀蝇类的诱杀剂还属空白。数十年来,人们在对蝇类的行为学,即趋光性和趋化性的研究中,始终认为蝇类对黄色最为敏感,因此各种诱杀剂均以黄色为主体颜色,使得诱杀效果不甚理想。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已有技术中存在问题和不足,甚至对蝇类行为学研究中出现的技术性偏差和错误,通过对蝇类(主要为丽蝇科、蝇科、花蝇科、麻蝇科)行为学(趋光性、趋化性)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在首次研究和提出蝇类对兰光的趋光性理论基础上,设计提供一种蝇类诱杀剂,在该诱杀剂内首次利用和填加了兰色染料,用天然及合成添加剂充分发挥蝇类的趋化性进行诱杀,通过调节酸度、添加树脂、防腐剂将低毒、短效的杀虫剂有效期延长到60天以上,并可在自然雨淋、干湿交替环境和田间、室外稳定发挥诱杀作用,达到保障人类健康、减少疾病传播、改善环境卫生条件、提高农业作物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本发明的基本设计是,蝇类诱杀剂是由亮蓝或者栀子蓝、β-羟基丙三羧酸、羟基琥珀酸、甜味素、鲜奶精、香精、苯钾酸钠、白糖、淀粉接枝树脂、醋酸、0,0-二甲基-(2,2,2-三氯-羟基乙基)磷酸酯、0,0-二甲基-(2,2-二氯)乙烯基磷酸酯、盐酸或硫酸、麦麸子、植物纤维末和水等成份按不同重量比比例,经充分混合、热水溶解、搅拌、压制、晾干、包装制成成型产品。
本发明是在充分研究蝇类行为学,并得出和掌握其觅食活动规律,即上午日出至8时左右、下午5时至日落为觅食高峰期,此时对兰色最敏感的蝇类生理特性后,确定了其基本设计思想,具有诱杀效果好、诱杀时效期长、使用环境和范围适应性广、无残毒、制造工艺简易方便的特点,可用于农田防蛆、畜禽舍灭蝇、食品加工厂环境灭蝇、人类室内外环境等灭蝇。
下面对本发明最佳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蝇类诱杀剂由亮蓝或栀子蓝、β-羟基丙三羧酸、羟基琥珀酸、甜味素、鲜奶精、香精、苯钾酸钠、白糖、淀粉接枝树脂、醋酸、0,0-二甲基-(2,2,2-三氯-羟基乙基)磷酸酯、0,0-二甲基-(2,2-二氯)乙烯基磷酸酯、盐酸或硫酸、麦麸子、植物纤维末、水配制加工制成,其成份中按重量比各成份所占比例为:亮蓝或栀子蓝(0.01-0.10)%,β-羟基丙三羧酸(0.05-0.20)%,羟基琥珀酸(0.05-0.20)%,甜味素(0.10-0.50)%,鲜奶精(0.10-0.50)%。香精(0.01-0.10)%,苯钾酸钠(0.10-0.50)%,白糖(1.00-10.00)%,淀粉接枝树脂(1.00-5.00)%,醋酸(1.00-10.00)%,0,0-二甲基-(2,2,2-三氯-羟基乙基)磷酸酯(0.30-1.00)%,0,0-二甲基-(2,2-二氯)乙烯基磷酸酯(0.30-1.00)%,盐酸或硫酸(0.30-1.00)%,麦麸子(60.00-90.00)%,植物纤维末(10.00-20.00)%,水(3.00-6.00)%。将上述各成份经过混合、加注热水溶解、再喷入混合、搅拌、压制成型、干燥、装袋即制成块状蝇类诱杀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成日,未经崔成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93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