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收发多种无线网络信号的网络系统无效
申请号: | 01118115.X | 申请日: | 2001-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385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中旺;周才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台湾省新竹***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发 多种 无线网络 信号 网络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收发多种无线网络信号的网络系统,尤指一种收发无线网络信号的网络系统,该网络系统利用一无线网络信号收发器,对所接收到的无线封包信息,依其所使用的无线通讯协议,进行解码及转换,并对其上待发射的有线封包信息,依所储存的多种无线网络通讯协议的编码规则,分别进行转换及编码,再依序发送出去,因此,该网络系统可与使用任何一种无线网络通讯协议的无线网络卡进行封包信息的无线交换。
最近十年中,电脑产品的设计越来越符合人性化需求,除体积缩小,人体工学理论被大量运用在电脑产品上外,提升电脑产品与其周边设备间的传输速度,及免除其间相互连接的排线,也成为各电脑产品与其周边设备的设计及制造业者的一重要研究课题。自1995年美商微软(Microsoft)公司开始推出所谓的电脑标准(PC95,PC98,PC2000)以来,无线装置已然成为一项电脑标准配备,嗣后美商微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Windows 95操作系统,开始赋予了台式电脑在使用上的更多可能性,如:对多媒体装置的支持、对网络功能的支持、随插即用的功能等,并成为业界所遵循的标准功能,其上所使用的红外线传输功能,自此也开始普及到电脑外部设备上。由于红外线传输具有定向性,且在环境光不足(用手遮住日光灯)或装置距离过远(3-5公尺)时,便无法作用,故,近年来,许多研究单位均针对此,进一步设计出更先进的无线网络通讯协议,以期能有效改善红外线传输上所发生的诸多问题。
在现今可收发无线网络信号的网络系统中,其网络信号的通讯方式,主要可依所使用的无线通讯协议的规格,概分为下列三种:
(1)IEEE 802.11B:为IEEE 802系列的标准,由国际工程师协会(IEEE)制定,采用直接序列技术(Direct Sequence),定义区域网络(Local AreaNetwork)利用无线传输进行无线网络连线,传输信息的标准,故IEEE 802.11协议即无线区域网络协议,该协议所定义的区域网络信号可以在室内达100公尺,室外达300公尺左右的距离内使用,且对于连结的装置数目有极宽的使用空间,该协议中所能使用的传输速度,在目前的100Base Ethernet左右。
(2)蓝牙技术(Blue tooth):1998年初,由3COM、Nokia、Ericsson、Motorola、IBM、微软及Sun等知名厂商,共同研发制定的一无线通讯协议,该协议采用跳频技术(Frequency Hopping),作为电脑与周边设备间的传输媒介,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其克服了距离及可连接装置数的限制,故其尚可在未来作为手机与电脑、手机与免持听筒及各种信息家电间,进行无线传输信息的媒介,甚至电视、冷气机、音响及电灯等一般家电用品,也可利用其作为无线控制的媒介。
(3)家用射频(Home RF)技术:采跳频技术(Frequency Hopping),其用途主要为,使网络家电可利用射频信号,进行无线网络连线,以传输信息,让其在2.4GHZ的作业环境下,最高可传送每秒1mega位的信息,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其克服了频宽及可连接装置数的限制,故有许多业者也将其运用在手机与电脑、手机与免持听筒及各种信息家电间,作为无线传输信息的媒介。
由于IEEE 802.11虽然较蓝牙技术及家用射频技术有信号距离长、容纳装置数量多、传输速度快的优点,但蓝牙技术及家用射频技术却具有跨越各种使用领域的特性,可供家电、电脑及电脑外部设备,甚至是移动电话使用的优势,故现今各产品的设计及制造业者,均依其实际需要,将各无线通讯协议分别应用于所生产的各式无线信息家电、电脑、周边设备及移动电话上。此外,由于各无线通讯协议均使用2.4GHz的ISM(Industrial Scientific Medical)频道,故安装有各无线通讯协议的各式产品,在与互联网进行连线时,主要利用其上所设的一无线网络卡,依所使用的无线通讯协议,传送无线封包信息,当有线网络上所设的一对应的无线网络信号收发器在接收到该封包信息时,可利用其上所安装的网络应用程序(Application),执行路由(routing)及桥接(bridging)功能,并进行无线封包信息及有线封包信息间的转换,并提供路径选择及地址转换(Net Address Transfer,简称NET)等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81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