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家庭医生无效
申请号: | 01117296.7 | 申请日: | 200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328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02 |
发明(设计)人: | 方顺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顺淼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A61N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46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家庭医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脉冲电流刺激人体耳穴以自我治疗各种疾病的袖珍电子治疗仪。
耳穴疗法是我国传统医学的宝贵遗产。根据中医经络理论,入的耳廓表面分布有表征人体各组织器官的丰富穴位,这与法国诺吉尔(P·Nogier)博士于1956年提出的“倒置胎儿型耳穴分布图”相符合,也为现代科研和临床实践所证实。人体任何一处发生病变,都通过经络反应到耳廓有关穴位上来,只要通过对有关耳穴的刺激,便可达到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的目的。耳穴电刺激法是耳穴疗法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常用的耳穴电刺激法有两种:一种是与耳毫针配合,先作耳针,再通过耳针将脉冲电流导入耳穴;另一种是将两个电极夹在耳廓的正面和背面,直接通上脉冲电流(参见管遵信等:《常见病耳针疗法》,北京金盾出版社,1994.4)。尽管耳穴电刺激法的治疗范围广泛,遍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且具有简、便、廉及疗效迅速等特点。但由于耳穴的定位与选穴非专业医生难以操作,所以,到目前为止,它只掌握在极少数针灸医生手中而难于普及和推广。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脉冲电流刺激人体耳穴以治疗各种疾病的袖珍电子治疗仪,它不需由专业医生操作,十分适合病人进行自我治疗与保健。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标准耳穴以小电极预先定位于耳膜中,并按各种疾病的取穴将各电极与脉冲电流发生器、病名开关以电路相连接。当患者根据其疾病选择相应的病名开关时,脉冲电流就能通过相关的耳膜电极刺激相应的耳穴而达到治疗该疾病的目的。
由于本发明对耳穴预先以耳膜电极定位并选穴,并以病名开关控制电极电流的通断,所以针对性强,治疗范围广,且操作简单,特别适宜于病人居家或旅行中进行自我治疗和保健。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由于脉冲电流发生器属已有技术,为简明起见,脉冲电流发生器电路图部分省略)。
在图1中,耳膜2按人的耳廓形状和大小制成(可由患者根据自己耳廓形态和大小选购或定制),且按标准耳穴分区及定位将耳膜2划分为若干穴片和穴点,再在各穴片和穴点上固定以小电极1,小电极1的形状随穴片或穴点形状而定,各小电极1均有一引出导线。耳膜2为绝缘材料(最好采用绝缘橡胶)制成,这样各小电极1之间互相绝缘。耳膜2正背面均为双层密封结构。旋紧气阀4,加压气囊3可为双层耳膜2充气加压以使耳膜2上各小电极1与人的耳廓紧贴。患者在自疗疾病时可根据其所患疾病选择相应的病名开关5。频率旋钮6、波形旋钮7和强度旋钮8为治疗时调制所需的脉冲电流之用。当按下电源开关9时,电源接通,而当患者进行自我治疗时,工作指示灯10亮。
在图2中,互相并联的各支路上的病名开关5,小电极1与接触电阻11串联,并共同与工作指示灯10串联,最后连接于脉冲电流发生器输出端12的两端。其中的接触电阻11为小电极1正负极与人的耳廓表皮接触点之间的电阻,各支路上小电极1的数目以该疾病选穴数目而定。小电极1的负极固定于耳膜2上的穴位处,而其正极固定于非穴位处,或小电极1的正负极分别固定于主穴和配穴上。脉冲电流发生器输出端12输出的电脉冲参数为普通电针机的刺激参数。
操作时,只需戴上耳膜2,将其正背面相合并固定,旋紧气阀4,按压加压气囊3使耳膜2上的各小电极1与耳廓紧贴,选择相应的病名开关5,按下电源开关9,工作指示灯10亮,调节频率旋钮6、波形旋钮7和强度旋钮8至所需的位置,则脉冲电流就能对耳穴进行电刺激。电刺激时间应根据不同疾病和脉冲电波决定,一般为每次通电10~30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5~10次为1疗程,双侧耳膜2可轮换电刺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顺淼,未经方顺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72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