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喉珠无效
申请号: | 01117277.0 | 申请日: | 200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382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04 |
发明(设计)人: | 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P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71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喉珠 | ||
1、是以中药为基础,以中药胖大海为主药,配合白米醋能灭菌,薄荷脑能提声,白糖还原等原理,手法采用现代与传统制药技术相结合,研制的成功,最终能有效地根治咽喉引起的各种不适症。
2、配方:白沙糖300克
胖大海50克
白米醋4克
薄荷脑5克
3、成品的制作过程:选用普通不锈钢煲或合金煲,倒入清水2公斤,用火进行加热,水沸后即加入胖大海50克,无需加煲盖,煮10分钟,随即将药液倒进棉布袋内进行过滤,药渣弃掉,药液约有0.25公斤左右,待用。
将全部温药液倒进器内,取300克白沙糖,4克白米醋倒进药液内,中火加温,时间不限,当达到似胶状浓度时,要慢火加温,以免水伤挥发过大,产生焦化,变成废品,当药胶达到所需浓度(手眼观测法,取木铲一只,放进药胶内,将少量药浆提起,高度约40厘米左右,药浆会自然向下滴,细心观察到最后的几点产生数条小丝状,已达到制成品的浓度,制作时有一定的难度,反复尝试操作便能掌握,水分含量过大,药胶不能成形,且不宜存放,水分过少,经过冷却,药胶过硬,没法制成品),即刻熄火,再倒入薄荷脑50克,用木铲快速搅拌3至4圈,数秒钟内迅速将药胶倒进锑盆内(注:冷却锑盆内、成形铜模具,圆木棒用布涂上薄薄一层食用油,用作分离层)外盆装清水,有药胶的内锑盆自然浮起,迅速转动数次(即冷却过程),看到结成半固体时(能提起),均布于有孔的成型模具上(提起前将铜模加热,手感温度保持80度左右,以免冷却过快),用一条长约25厘米,直径4厘米左右的圆木棒,迅速用力将药胶来回压平,压至与模具平面高出1公厘左右,再降温,方法取毛巾一条,温透水,模具底部放于毛巾之上,待冷却数十秒后,成初形即试能否整块提起(与模具分离过程,气温高低会左右时间,灵活掌握),放到工作台上,自然冷却降温数分钟,试用木棒击打(要求象玻璃袭现象)至颗粒分离,再过筛,选出成品,再自然降温数分钟,迅速包装,以免吸收空气水分,影响质量。
4、工艺流程,中药提取药液—白沙糖+白米醋+中药液—浓缩+薄荷脑—冷却过程—成形—包装—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未经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727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