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渗墙施工防塌堵漏新工艺无效
申请号: | 01116418.2 | 申请日: | 200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380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水利工程局 |
主分类号: | E02B3/16 | 分类号: | E02B3/16;E02D19/12;E02D5/1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曲家彬 |
地址: | 05002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渗墙 施工 堵漏 新工艺 | ||
1、防渗墙施工防塌堵漏新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下列步骤:
a、成孔,利用防渗墙施工机械造孔,孔深至漏失层以上,孔径与防渗墙厚度等同;
b、布孔,按防渗墙施工顺序钻凿主孔,劈副孔的布置方式;
c、下管,仅向防渗墙主孔内下入大口径护壁管,同时将大口径护壁管上口临时固定,管外缝隙用粘土填塞;
d、管内钻进,利用与大口径护壁管相配的钻具继续钻进至漏失地层;
e、洗孔,当钻至漏失地层后,管内泥浆迅速流失,继续向管内注浆或注水,将钻渣冲走,使渗漏通道畅通;
f、填灌,根据漏失程度,选择一种或几种填灌材料,直至不再吃料为止;
g、终孔,当填料达到凝结时间后,向管内注浆时不漏浆即可;
h、拔管,用液压拔管机将大口径护壁管拔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墙施工防塌堵漏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深距漏失地层以上2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墙施工防塌堵漏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口径护壁管为节状组合管,管径为273-8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墙施工防塌堵漏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填灌步骤中,对严重漏失地层、强渗漏带、特别严重漏失地层填灌可采取下列措施:(1)向管内泵送泥浆或水同时向管内填砂子,待管内水位上升时停止;(2)向管内填一种或几种袋装材料;(3)用特制钻具在管内冲击,将袋装材料向四周挤压堵塞渗漏通道,再次填料,再次冲击,反复2-3次,直至不再吃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墙施工防塌堵漏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填灌步骤中,对贯通溶洞可直接向管内填袋装细石混凝土,而后用特制钻具在管内冲击,反复2-3次,不再吃料为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渗墙施工防塌堵漏新工艺,其特征在于严重漏失地层、强渗漏带所填材料可为絮凝、速凝砂浆,所述砂浆的主料组分及重量份数比为:
水 0.7-0.8 水泥 1 砂子 1.5-3.0
另外再辅配占水泥重量百分比为2-3%的絮凝剂和1.5-4%的速凝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渗墙施工防塌堵漏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对贯通溶洞填灌材料为絮凝、速凝细石混凝土,所述细石混凝土的组分及重量份数比为:
水 256-267 水泥 366 砂子 659
石子 805 絮凝剂 11 速凝剂 8-11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渗墙施工防塌堵漏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对特别严重漏失地层填灌材料为絮凝软骨料膨胀混凝土,所述软骨料膨胀混凝土主料的组分及重量份数比为:
水 0.65 水泥 1 砂子 1 黄豆 0.5-1.5
另外再辅配占水泥重量2-3%的絮凝剂和1-3%的速凝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水利工程局,未经河北省水利工程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641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墨头控制驱动电路并联结构
- 下一篇:一种保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