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分离膜及其用法有效
| 申请号: | 01116239.2 | 申请日: | 2001-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317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17 |
| 发明(设计)人: | 中西俊介;吉永利宗;伊藤健次;楠木喜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宇部兴产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01D53/22 | 分类号: | B01D53/22;B01D71/64;B01D69/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段承恩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分离 及其 用法 | ||
1.一种包括表层和多孔层的非对称结构的气体分离膜,水汽透过速率(P`H2O)为2.5×10-3cm3(STP)/cm2·sec·cmHg或更大,水汽和氮气透过速率比(P`H2O/P`N2)为50或更大,其中,所说膜的多孔层(支撑层)的氦气透过速率(P`He)为3.0×10-3cm3(STP)/cm2·sec·cmHg或更大,作中空纤维膜时的抗拉强度为2.5kgf/mm2或更大,断裂伸长率为10%或更大。
2.权利要求1的气体分离膜,其中,在100℃的热水中,热水处理50小时后,中空纤维膜的断裂伸长率至少是热水处理之前的80%。
3.权利要求1或2的气体分离膜,是由包括至少一种聚酰亚胺的两种或多种不同聚合物的共混物形成的。
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至3的任何一种气体分离膜的除湿方法。
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至3的任何一种气体分离膜的增湿方法。
6.包括使用权利要求1至3的任何一种气体分离膜对燃料电池输入气体进行除湿和/或增湿的除湿方法和/或增湿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宇部兴产株式会社,未经宇部兴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623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镀装置
- 下一篇:铅框架和用于铅框架的铜合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