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樟芝菌丝体生物活性物质其制备法及含其组成物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01115869.7 申请日: 2001-05-11
公开(公告)号: CN1352990A 公开(公告)日: 2002-06-12
发明(设计)人: 陈劲初;陈清农;许胜杰 申请(专利权)人: 葡萄王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5/84 分类号: A61K35/84;A61P43/00
代理公司: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严舫
地址: 台湾省*** 国省代码: 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菌丝体 生物 活性 物质 制备 组成
【说明书】:

发明是有关于樟芝菌丝体生理活性物质,该活性物质的制法及含活性物质的组成物。

樟芝的形态

樟芝(Antrodia camphorata或Antrodia cinnamomea)又名牛樟菇、樟菰、樟窟内菰,台湾有称阴阳对口菇。樟芝子实体属多年生,具有强烈冲鼻的樟树香气,此与一般灵芝类有很大的差异,其外型呈板状或钟状。板状型态者,面为橘红(黄)色,整面全有菌孔,板底层有浅黄白色的木栓质,藉此木栓质附着在牛樟树中空心材内壁上生长。钟状形态者,子实层(钟面)亦呈橘红(黄)色,充满菌孔(4-5个菌孔/毫米),内有孢子味极苦,新鲜时为橘红色,之后会成为橘褐色或褐色,钟体则呈暗绿褐色的皮壳。以显微镜观察其担孢子,其型态为平滑无色的透明微弯柱形。樟芝的生物特性

野生的樟芝是生长在牛樟树(Cinnamomum Kanehirae)树干中空内壁上的蘑菇类,因为这个特性,造成很多牛樟树倒伏。文献记载,樟芝是在牛樟树上目前唯一发现的木材腐杉菌,病征为褐色腐朽,故为褐腐菌。但是樟芝的病原性并不强,因此牛樟树很少因此死亡。虽然樟芝对牛樟树而言是病原菌,但因樟芝价格昂贵,超过牛樟树的经济价值,因此是不是牛樟树的病原菌已经不重要了。樟芝的培养技术

樟芝的培养,人工栽培的技术,仍有待努力。所以,目前仍是以深山采集的方式来获得。但是采集樟芝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首先要寻找牛樟树的产地。常有的困难是牛樟树与樟,两者极为相似,不易分辨。目前最直接的方法已由藤田安二提出,樟树干油是以黄樟油(safrole)与十五烧醛为主,因而有沙士中黄樟素的味道。牛樟干油则以松油醇(d-terpinenol)为主,而有樟脑油的味道,藉此即可区别牛樟与樟。第二个困难是要从大片树林中找到有中空洞的树干才行,此相当不易。空洞中若有樟芝,则可定期采集。

由于找寻中空洞的牛樟树干不易,不肖商人干脆将牛樟树砍倒,以期日后能长出樟芝,进而收集贩售。因此,为环保及经济上的考量,发展人工栽培樟芝是必要进行的方向。可惜的是人工栽培樟芝技术一直无法突破。樟芝在牛樟木屑上生长极为缓慢,甚至停滞。因此,若能改以现代生物技术,来培养樟芝菌丝体,将是最经济、最符合环保的人工培育法。樟芝的药效及其活性成分早期的传说是台湾原住民在采伐时,无意间发现了牛樟树上的樟芝,原住民因生活型态之故,体能消耗量较大,肝的病变对原住民来说,是最大的威胁,民族习性原故,原住民较喜欢喝酒、宿醉在所难免,因喝酒过多导致肝病变的比率亦是居高不下。但在喝过樟芝的烹煮液,竟可不药而愈、强身健体、解酒效力更是一流,至此原住民便将樟芝奉为上品,成为原住民的传统珍贵药材。民间传说对肝癌及子宫癌特别有效,也有人认为可治急性腹痛。

科学性的研究则不多,依台大药学系的研究,对鼠类淋巴血癌细胞P-388有明显的毒杀性。师范大学的研究则指出其具有抗胆碱、肠弛缓及血小板凝集作用,另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须疮小芽癣菌的生长。

因此有鉴于:

1.樟芝唯一寄生物种为牛樟树,属于一级保护类树木种类,且有空心的牛樟树的不易取得;

2.樟芝子实体的试管内(in vitro)及离牛樟树心空洞外的培育的困难性;及

3.樟芝菌丝体亦有相似生物功能,且菌丝体的培养和扩大生产较可行;

本案发明人乃经精深研究,发现樟芝菌丝体液体培养所得培养液与菌丝体皆含有生物活性物质,因而完成了本发明。

附图简略说明

图1为显示出根据本发明樟芝菌丝体CCRC 35398培养及从樟芝菌丝体生产生物活性物的方法所得樟芝菌丝体干重与所得生物活性物质,亦即多糖体,的产率相对于培养时间的结果的图形;

图2为显示出根据本发明樟芝菌丝体CCRC 35396培养及从樟芝菌丝体生产生物活性物质的方法所得樟芝菌丝体干重与所得生物活性物质,亦即多糖体,的产率相对于培养时间的结果的图形;

图3为凝胶过滤层析的蛋白质标准品曲线;

图4为樟芝菌丝体所含多糖体的分子量测定图解;

图5为樟芝菌丝体水萃取多糖体的Sepharose 6B分子量测定层析图;

图6为樟芝菌丝体碱萃取多糖体的Sepharose 6B分子量测定层析图;

图7为樟芝菌丝体水萃取多糖体的1H-NMR光谱;

图8为樟芝菌丝体水萃取多糖体的13H-NMR光谱;

图9为樟芝菌丝体多糖体的HF-IR光谱;

图10为樟芝菌丝体多糖体的X光衍射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葡萄王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葡萄王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58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