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呼吸道给药方法及其所用给药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1115575.2 | 申请日: | 2001-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314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世和 |
| 主分类号: | A61M15/08 | 分类号: | A61M15/08;A61M3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环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皓晨,韩小雷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呼吸道 药方 及其 所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连续使用的呼吸道给药方法及其所用给药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利用粉末状的抗生素或噬菌体容易附着于呼吸道粘膜上的特性,以本发明的呼吸道给药装置由鼻或口直接吸入呼吸道中,达到良好功效的呼吸道给药方法及其所用给药装置。
一般呼吸道感染疾病对民众来说,实是一种不小的困扰,常见者的如流行性感冒等,都会带给民众许多不便,轻微者,几天即可康复;然而大多数人却必须就医诊治,休息多天才能完全康复,但亦可能有二次感染之危险性存在。甚者,更引起支气管或肺部等更严重的疾病。
传统上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有严重之疏漏与误解。其实病毒在致病机制上,有时候与细菌有着无法分割的关联性,因此在相关疾病处理上,若是硬将病毒与细菌划分为两个互不相关之物,对于处理过程可能会有严重疏失,造成效果不佳。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呼吸道给药方法,利用粉末状抗生素或噬菌体容易附着于呼系道粘膜上的特性,让药剂完全由人体的呼吸道吸收,可对抗呼吸道的细菌进而达到抑制感染的病毒的良好功效。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将药粉由鼻或口直接吸入呼吸道中,以达到良好功效的上述呼吸道给药方法所用的呼吸道给药装置。
本发明的呼吸道给药方法将粉末状药剂通过鼻或口腔的吸气过程直接吸附在人体呼吸道粘膜上,使药剂直接作用于细菌或病毒上,以达到抑制或消灭呼吸道内细菌的效果。
所述粉末状药剂为噬菌体粉末或抗生素粉末。
本发明所述的呼吸道连续给药装置包括壳体,在壳体的上部设有储药室,储药室内部装有粉末状药剂,此储药室的一旁设有进气口,所述储药室的下方出口处设有推杆槽,推杆槽内设有活动的带有手把的推杆,推杆槽的一端与一药剂混合室相连,此药剂混合室与所述进气口相通,且药剂混合室的一侧还设有一塞鼻部,所述塞鼻部上设有吸药口。
其中,所述推杆上可在对应储药室的下方出口处设一通槽,通槽的大小可按单位药剂量设计,以作为每次注入药剂量的量测标准;并在所述壳体外侧与推杆手把之间设有弹簧。
所述推杆还可以设计为在推杆的两侧设有条形凹槽,并在与之对应的推杆槽的内壁口上设有卡榫,该卡榫可嵌入条形凹槽内,以控制推杆的推拉位置。
所述推杆还可以设计为在手把上设有齿纹,在对应储药室的下方出口处的推杆上设有螺纹,通过旋转推杆,控制推杆的进出位置。
所述塞鼻部可呈椭圆球状或似椭圆球状。
所述进气口的截面积在靠近与药剂混合室的相接处缩小。
所述推杆槽可为空心圆柱状。
本发明的呼吸道给药装置可为透明树脂材质。
当储药室加入粉末状药剂时,先使药剂落入取药部(所述通槽、推杆槽或推杆上螺纹间隙处),推动推杆,药剂因而掉入药剂混合室底部。将该塞鼻部塞入鼻孔并吸气,吸入的气体在药剂混合室内产生气旋使药剂受搅动而与空气混合,经过吸药孔被吸入鼻孔内,从而进入人体呼吸道粘膜并附着住,以达到抑制或消灭呼吸道内细菌的效果。
本发明的呼吸道给药方法舍弃了传统的给药方式,采用独创的呼吸道给药装置,实验结果相当令人满意,能够产生极大的功效,即抗生素不仅能对抗细菌且有抑制流感病毒的结果,使流行性感冒在短期内即有显著的成效;且可连续使用,可将药剂完全由人体之呼吸道吸收,达到抑制呼吸道之细菌,进而抑制感染之病毒之良好功效。然为何抑制或消灭呼吸道的细菌即可抑制流感病毒的发作,此点似与目前所知或有不同,但实验结果却是正面的。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两大因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世和,未经张世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55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