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姜种块茎包衣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01115052.1 | 申请日: | 2001-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391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22 |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建华 |
| 主分类号: | A01N59/20 | 分类号: | A01N59/20;A01C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2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块茎 包衣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具有防治大姜细菌性腐烂病和线虫病的包衣剂及其制备方法。
目前国内外农业方面为防治和减少农作物、蔬菜病虫害,采用能杀虫、灭菌的药物对种子进行包衣。如防治水稻粒黑粉病、细菌性基腐病、小麦黑穗病和根腐病、黄瓜根腐病以及大豆孢囊线虫病等30多种农作物、蔬菜种子包衣剂,这些种子包衣剂功能单一,防治细菌的不灭杀线虫、杀线虫的无防治细菌的功能,且这些包衣剂都是限制在粒种方面,未在如大姜种块茎上应用。由于姜种块茎既无外壳,又无硬皮,它在种之前需要室内无湿度的特定温度状态下进行催芽,催芽之前还需要晒姜工序。在催芽过程中,姜种块茎发芽后,其芽苗生长全靠母姜种块自身供应养分,随着姜芽的壮大,姜种块径体积也逐渐变小,给姜种包衣造成了包衣与姜种块茎体积变化不匹配、容易脱落的难题,这是造成姜种无包衣剂技术的一个原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防治大姜细菌性腐烂病和线虫病的多功能包衣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机理是利用硫酸铜、氯化铜、生石灰在水的介质下化学反应产生碱性铜离子,在湿润的环境条件下它从包衣剂中逐渐向姜穴中的土壤释放碱性铜离子与土壤中的大姜腐烂病细菌膜表面上上的阳离子K+、H+等交换,使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凝固,同时部分铜离子渗进病菌细胞内与某些酶结合,影响其活性致使病菌死亡。线虫病是危害大姜块茎的主要地下害虫。本发明中介入能有效杀灭线虫农药,如呋喃丹,它在湿润的土壤中逐渐释放出药物消灭线虫。本发明中采用豆粉做包衣剂的粘合剂,它粘合力强,有肥效,它含的大豆皂甙有抑菌作用。本发明中采用了纸片做为包衣剂未干时的止流物和包衣剂干燥后与姜种块径体积匹配变化的防脱落物。姜种块茎浸涂后即将用面积为约等姜种块茎表面面积的纸夹包住姜种,进入晒姜种工序。该纸在包衣剂表面可成为杀菌灭虫的缓释器,使药效延长,出姜时可老化为碎片和细纤维,成为土壤的疏松剂。本发明包衣剂为干粉状态,呈浅绿色,无气味,对姜种块茎包衣时可用井水或河水按1∶6的比例调制成稀粥状,此时包衣剂颜色为深紫色,无气味,对人的皮肤无刺激性。对姜种浸涂包衣厚度为1-1.5mm,该包衣剂在湿润状态下已完全渗透姜种表面,对姜种自身携带的病菌和寄生虫进行种前灭杀。该剂干燥后呈深紫色,在晒姜过程中易吸收光热,提高了姜种内部的温度,加快催芽时间。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发明姜种包衣剂的配方(重量比):
其配方重量比为硫酸铜20%-50%、氯化铜2%-10%、生石灰25%-55%、大豆5%-20%、杀线虫剂1%-8%。
(二)发明姜种包衣剂的工艺步骤:
采用如下步骤:①粉碎:将硫酸铜晶体块与生石灰块、大豆按比例混合在一起粉碎至100-200目。②按比例取杀线虫剂、氯化铜粉与①粉末搅拌均匀包装。③按块茎大小制备包衣剂止流防脱落纸片。④将②所制混合物与井水或河水按1∶6的比例调成糊状浸涂在姜块上后再用③夹包晒干。
本发明姜种包衣剂可防治大姜细菌性腐烂病和线虫病,效果明显,使用方便。
实例1:取硫酸铜47g、生石灰30g,大豆15g粉碎至150目与氯化铜粉5g、呋喃丹杀虫剂3g混合拌匀。该剂PH值显酸性,采用1500倍镜检:皿内培养菌灭菌和皿内灭杀线虫效果,为灭菌60%,杀虫率70%,而且包衣剂在湿润状态有流淌,在干燥状态下姜种催芽过程中包衣脱落现象。
实例2:取硫酸铜29g、氯化铜粉9g、生石灰50g,大豆10g、呋喃丹杀虫剂2g。制备方法同实例1。该剂PH值显强碱性,采用1500倍镜检:皿内培养菌灭杀菌和皿内灭杀线虫试验,灭菌率90%,杀虫率100%,包衣剂在湿润状态不流淌,在干燥状态下姜种催芽过程中不脱落,但有刺激姜种表皮坏死的副作用。
实例3:取硫酸铜39g、氯化铜粉5g、生石灰40g,大豆10g、呋喃丹杀虫剂6g。制备方法同实例1。该剂PH值显微酸性,采用1500倍镜检:皿内培养菌杀菌率95%,皿内杀线虫率100%包衣剂在湿润状态不流淌,干燥后姜种催芽不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建华,未经刘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50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埋地管道的探测方法与探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治疗暗疮药的配方及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