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门窗框安装工艺无效
申请号: | 01113961.7 | 申请日: | 2001-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385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18 |
发明(设计)人: | 孙忠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忠仁 |
主分类号: | E06B1/00 | 分类号: | E06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门窗 安装 工艺 | ||
本发明是一种新型安装门窗的工艺。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工厂化、预制化、装配化式的各种专业产品的不断涌现,房屋的门窗加工、制作、安装由原来单一的手工操作,现已发展成多品种,材料也由原来单一型发展成复合型。然而,目前木制门窗、铝合金门窗、塑钢复合门窗不论开启方式是平开、还是推拉式,它们的安装工艺都是随着工程的进展要求,事前先把门窗安装好,待工程进入尾声,或装修时才能安装门窗扇,再上玻璃等。在这期间是一个多工种、多专业交叉进行施工的时期,而且施工期较长,一般约2-3个月,极易被其作业人员碰坏、损伤及水泥、砂浆等腐蚀和污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增加不必要的麻烦。另外,工程投入使用一定期限后,门窗框需要维修,或者更换,需要把洞口处的原结构凿开,更换后再按原构造修复好,这样一是费用高,二是与原结构也不能修复得一模一样,有碍美观和牢固。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施工工艺,避免因施工中各工种的交叉施工而带来的破坏及污染,维修更换时不需要将原结构门窗墙体凿开的一种新型门窗框安装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依据门窗的设计尺寸预制附框,并在安装前进行除锈、防腐浸漆;2、根据工程进展的需要将附框预埋在门门窗口上,用钢钉固定牢,并且达到表面平整牢固;3、待工程进展需要安装时再将门窗用螺栓固定在附框上,然后用密封胶将四边封严,之后再安装门窗扇及玻璃五金等。
本发明改变了传统工艺流程,可靠、易行,施工方便、节能。解决了多年来传统工艺不能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其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方便施工,缩短工期,缓解了门窗供货期,为工程的全面进展,提供了方便。
二、采用本工艺施工从根本上避免了因施工中各工种的交叉方式而带来的破坏及污染,从而节约了因防止破坏及污染所采取的种种防护措施所需的材料,及人工修复的费用。此项费用约占其成本的10%左右。
三、采用此新工艺改变了传统的门窗维修模式,原来采用新工艺更换框时,只需把紧固螺栓松开,更换后紧固好螺栓,不必再凿补门口处的墙体,从而达到缩短工期,减少修缮的程序及工程量,又节约了材料,现在更换一樘仅需要2-3小时,提高了功效6-7倍,并且降低了成本。
本发明适用范围广泛,各种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更为安全方便。同时适用各类平开推拉铝合金门窗,塑钢门窗、钢木门窗及各种中空隔热门窗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钢附框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钢附框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钢附框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附框安装后局部剖视图。
实施例:
1、根据门窗的尺寸预制长方形附框,附框包括附框主体1和挂件2,附框主体1是由矩型空型钢焊成横竖四个边框组成的,矩型空心型钢的尺寸是40×20×1.5mm,如图1,在横竖四个边框的每一个框两端的垂直方向都分别固定有上下交错的钢拉片制成的挂件,如图2、图3,钢拉片尺寸为250×30×1mm,将钢附框进行除锈、防腐浸漆;
2、根据工程进展的需要将钢附框预埋在门窗洞口上,用钢钉固定牢,并且达到表面平整牢固;
3、待工程进展需要安装时,再将窗框用螺栓及橡胶垫块固定在附框上,然后用密封胶将四边封平,之后再安装门窗扇及玻璃五金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忠仁,未经孙忠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39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浪潮发电装置
- 下一篇:利用人造树木防治荒漠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