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粘度测量计无效
申请号: | 01113932.3 | 申请日: | 200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385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18 |
发明(设计)人: | 常殿林;吴维;姜忠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7/00 | 分类号: | G01N27/00;G01N1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许宗富,周秀梅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粘度 测量计 | ||
本发明涉及液体粘度的测量,具体地说是一种自动粘度测量计。
在现有技术中,测量液体不同粘度的量具多为漏斗或量杯,如漏斗下方有孔的量杯,将液体装入定量漏斗,装满后打开下方的排放孔,用测量液体的排放时间来估测液体粘度。这种方法估测粘度精度低,操作不方便,不能满足液体在线生产的自动检测需要。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量精度高、操作方便、适用在线作业的自动粘度测量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由微型电机、两个旋搅器、轴承座、磁体及壳体组成,其中两个旋搅器相互平行安装,一个作为主动者的旋搅器与电机直接连接在一起,另一个作为从动者的旋搅器一端设有磁体,磁体外设有电感线圈,电感线圈与电势指示器电连接;
所述电机为直流电机、交流同步电机、或电池电机;所述两个旋搅器为片状、棒状、鼠笼状结构。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采用主从转体结构,通过被测液体的转动过程中感应线圈产生的感应电流测量出液体的粘度值,其结构简单,测量的数据准确,适用液体在线生产监控及粘度自动检测。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由微型电机、两个旋搅器、轴承座、磁体及壳体组成,其中两个旋搅器2、3相互平行安装,一个作为主动者的旋搅器2与电机1主轴直接连接在一起,另一个起从动作用的旋搅器3一端固定在轴承座4上,于作为主动者的旋搅器2外侧,在轴承座4上设磁体5,磁体5外设有电感线圈8,电感线圈8与电势指示器6电连接,轴承座4通过轴承7与罩在电感线圈8外的壳体9滚动安装;所述两个旋搅器2、3为鼠笼状;
将本发明两个旋搅器部分自由端插入被测液体中,以微型直流电机1作出平稳动力源,带动作为主动者的旋搅器2在液体中旋转,当液体旋转起来时,同时带动从动旋搅器3同向旋转,于是与从动旋搅器3相连的磁体5在电感线圈8中转动,使电感线圈8中产生感应电流,与电感线圈8连接的电势指示器6则显示出其电势大小,即对应的液体粘度值;当被检测的液体粘度越大,起从动作用的旋搅器3的转数越快,磁体5在电感线圈8中的感应电势越大,依此原理实现了液体粘度的科学测定。
本发明所述电机也可以直接带动旋搅器3为主动旋搅,而旋搅器2为从动旋搅结构。
本发明还可以交流同步电机、电池电机作出平稳动力源;所述两个旋搅器2、3也可为棒状、片状或绞龙状等结构;为了应用方便,利用本发明工作原理还可制成不同的检测仪、检测棒、检测笔等不同形式的仪器、仪表、测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39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静电铝塑复合管
- 下一篇:一种永磁无刷发电机及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