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石灰性土壤的控释肥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01113755.X 申请日: 2001-07-06
公开(公告)号: CN1332136A 公开(公告)日: 2002-01-23
发明(设计)人: 叶华;傅积平;徐群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纵横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5G3/00 分类号: C05G3/00;C05G3/08;//;C05B700;C05C300;C05D902)
代理公司: 江苏省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徐冬涛
地址: 210005 江苏省南***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适用于 石灰 土壤 控释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肥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石灰性土壤的控释肥。

背景技术

石灰性土壤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主要土壤类型之一,土壤pH7.0—9.0,碳酸钙含量5-18%,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1%,有效氮和有效磷含量缺乏,微量元素锰、锌、钼的有效态含量较低。施用氮、磷肥和其它含微量元素锰、锌、钼的肥料对保持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水稻等作物正常生长必不可少。但是,由于土壤大多是带碱性、游离碳酸钙含量较高,表施普通化学肥料后,肥料中氮素挥发损失很大,磷素则形成难溶解性的各种类型的磷酸钙化合物和羟基磷灰石。据研究资料报道,在叙利亚的石灰性土壤表施N15标记的硫酸铵和尿素,13天后,施硫铵的氮素总损失为27%,而施尿素的氮素总损失高达49%。(Pilbeam and Hutchison,1998,Nutrient Cycling in Agroecosystem 52(1):55-60)。稻田表施碳酸氢铵、硫酸铵和尿素后,氮素的总损失分别为38—72%,10—65%和14—67%。在河南封丘玉米地上表施尿素,肥料中氮的总损失高达45%,其中氨的挥发损失为30%,河北张北小麦田表施尿素后氮素总损失也达到30%(张绍林等,1991,土壤23∶27;蔡贵信等,1995,中国学术期刊文摘,p94)。为了提高氮肥的利用率,氮肥深施和施用后灌水是一种实际有效的方法,但是,对于表施氮肥,至今还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减少肥料中氮素的损失。国内外的研究重点主要是开展对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和缓效肥等的研究和应用。

脲酶抑制剂的作用是延缓脲酶对尿素的水解,使较多的尿素能扩散移动到土表以下的土层中,从而减少旱地表层土壤中或稻田田面水中铵态氮及氨态氮总浓度,以减少氨挥发损失。国内外目前研究应用的脲酶抑制剂有100多种,然而,它们对减少氮素总损失的作用还未得到广泛证明,也没有在田间试验中表现出稳定的增产效果。如Fillery(1986,Fertilizer Research 8:193-202)在应用脲酶抑制剂O-苯基磷酰二胺(PPD)进行的8个田间试验中,仅有一个试验中PPD显著提高水稻产量。而脲酶抑制剂在国内施用于玉米中的18个试验中,多数试验的效果都不显著。

硝化抑制剂的作用是抑制硝化速率,减缓铵态氮向硝态氮的转化,从而可能减少氮素的反硝化损失和硝酸盐的淋溶损失。但据国内外的研究资料报道,硝化抑制剂的效果十分不稳定。在美国大西洋沿岸中部地区的8个小麦试验中,只有3个加双氰胺(DCD)获得增产;而在22个玉米试验中,DCD处理都没有表现出增产效果。国内用N15示踪法的试验表明,无论是培育试验、盆栽试验,还是田间试验,在非石灰性土壤上施用硝化抑制剂,其减少肥料氮素损失的效果均优于石灰性土壤(李良谟,1992,中国土壤氮素,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p94-122)。这可能是因为石灰性土壤的pH较高,硝化抑制剂在抑制铵的硝化作用的同时,可能促进了氨挥发,因而对减少氮素总损失的作用不大。

普通化学氮肥多为水溶性,容易通过挥发、流失和反硝化等途径而损失掉,肥效差,利用率低,损失的肥料还会造成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此外,如果施肥不当,造成局部土壤溶液浓度过高,还会引起烧苗。因此提出了研制缓效肥料的设想,即把速效性变为缓效性,把速溶性变成缓溶性,让养分缓慢溶解、释放出来,供作物不断吸收,这样便可以大大减少挥发、淋失和反硝化损失,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即使施肥量较高,也不致烧苗,可用一次基肥代替分次施肥,用机械施肥代替人工施肥,从而节约劳力和减轻劳动强度。按照生产工艺和农化性质,缓效肥主要分为以下两种主要类型,(1)合成缓溶氮肥,包括有机缓溶氮肥如脲醛(UF)、丁烯叉二脲(CDU)、异丁叉二脲(IBDU)等,无机缓溶性氮肥如磷酸镁铵等。

(2)包膜肥料,国外以硫包尿素(SCU)为代表,国内以磷酸盐包膜碳铵和尿素为主,近些年又出现不少新型包膜材料和包膜复合肥;脲醛施入土壤后,在氨化细菌作用下释放出NH4+,再经硝化细菌作用生成NO3-。这些养分不断供作物吸收。但对一年生作物的生长初期,往往嫌氮素供应不足,应配施适当的速效氮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纵横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纵横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37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