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病的膏药及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01113570.0 | 申请日: | 2001-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382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东宣 |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K9/06;A61P29/00;A61P1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风湿 类风湿 关节 膏药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外用中成药及制备方法,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病及偏瘫病。
风湿及类风湿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免疫性疾病。中医认为此类病症多以气血不足筋骨失养、风寒、湿之邪侵入,致使气血不和、凝滞于骨关节所致。早期有游走性的关节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则关节僵硬、畸形、功能丧失并可伴有肌肉萎缩。西医常用激素治疗,但治疗疗效多不持久且易复发,中医疗法也有采用内服中药的,也有用膏药贴于患处的,但疗效均不明显。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中医学理论,提供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外贴膏药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病及偏瘫病。
本发明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选用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散寒作用的生山甲、赤药、灵仙、马钱子、生桃仁、当归、良姜、苏木、五加皮、檀香、白芷、天麻、生川乌、麻黄、细辛、生地、蜈蚣、海龙、自然藤、钻地风、枳壳、川牛膝、木瓜、香附、川芎、海马、冰片、丁香、蛇蜕、麻油、黄丹等32味中草药炼制而成,上述各种药物的配方是(按制备6000g膏药计):
生山甲 45-55克 赤 药 45-55克
灵 仙 60-70克 马钱子 15-25克
生桃仁 60-70克 当 归 60-70克
良 姜 45-55克 苏 木 25-35克
五加皮 10-20克 檀 香 5-15克
白 芷 75-85克 天 麻 45-55克
生川乌 5-15克 麻 黄 45-55克
细 辛 45-55克 生 地 20-30克
蜈 蚣 6-12条 海 龙 75-84克
自然藤 45-50克 钻地风 28-30克
枳 壳 55-60克 川牛膝 55-60克
木 瓜 68-70克 香 附 45-50克
川 芎 55-60克 冰 片 3-8克
麝 香 3克 丁 香 20-30克
海 马 45-55克 蛇 蜕 5-15克
麻 油 5000克 黄 丹 1500克
其炼制方法采用常规膏药的炼制方法,即将上述药物中的前25味中草药置入麻油内浸泡5-7天,然后加热炼制至枯,然后过滤除渣后得滤液,再将滤液继续使用旺火熬制,边熬边搅拌同时将黄丹加入药液中,直熬至药液滴水成珠为止,然后将药液置于凉水中浸泡7天左右去火毒后得硬膏,其特征是将硬膏用文火熔化后加入被粉碎成粉末的冰片、丁香、海马、蛇蜕、麝香五味中草药搅拌均匀即得黑色膏药。
本发明的配方中灵仙、生山甲等具有辛散而通,益痹止痛,散风湿功效;当归和赤药配伍具有补血活血、去瘀止痛的功效;白芷、川乌等性寒,能抗中风痹痛,去风湿止痛;蜈蚣具有排毒功效。上述配伍中有温有热,有凉有寒,故能祛风散寒,活血化瘀,化湿通络,温经止痛。贴於患处,对于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及偏瘫病具有很好的效果。
实施例一:
生山甲 45克 生川乌 5克
赤 药 45克 麻 黄 45克
灵 仙 60克 细 辛 45克
马钱子 15克 生 地 20克
生桃仁 60克 蜈 蚣 6条
当 归 60克 海 龙 75克
自然藤 45克 钻地风 28克
枳 壳 55克 川牛膝 55克
木 瓜 68克 香 附 45克
川 芎 55克 良 姜 45克
海 马 45克 苏 木 25克
冰 片 3克 麝 香 3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东宣,未经李东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35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颈椎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畜禽疫病防治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