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快速铺设的无缝对合超速无振平稳车轨及其铺设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12937.9 | 申请日: | 200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386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25 |
发明(设计)人: | 吴正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正德 |
主分类号: | E01B11/24 | 分类号: | E01B11/2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肖剑南 |
地址: | 20004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铺设 无缝 超速 平稳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快速铺设的无缝对合超速无振平稳车轨及其铺设方法。
现有技术的钢轨为条状的轨条,轨条与轨条连接成轨道,一般轨道连接处为平口对接,因而存在轨缝,即使采用长轨,也只能减少轨缝数,其不足之处在于;火车运行振动较大;火车运行速度较慢;铁路运输的效益较低。现有技术的高锰钢辙叉与一般钢轨连接(如图1所示),其包括轨条01、胶粘剂02、端片03、辙叉04、一组螺母05及螺栓06和夹板07,制造工艺繁琐、慢,成本高。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快速铺设的无缝对合超速无振平稳车轨及其铺设方法,铺轨快速。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运行振动小、安全、车速可提高和给国家(含铁路部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高强度无缝对合超速无振平稳车轨。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接口尺寸L大于现有技术的轨缝的无缝对合超速无振平稳车轨,使轨缝控制的允许轨缝误差范围扩大,铺轨就方便、快速。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缝对合超速无振平稳车轨的小段,把已铺设的车轨的接缝切除、更换。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是提供几种制造无缝对合超速无振平稳车轨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六个目的是成本低、工艺快速。
在三维直角坐标系中,设:本发明所述的车轨长度方向的搭口为X轴搭口;本发明所述的车轨宽度方向的搭口为Y轴搭口;本发明所述的车轨高度方向的搭口为Z轴搭口。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快速铺设的无缝对合超速无振平稳车轨,包括轨条,其特征在于:
在车轨的一端设有接头;
在车轨另一端的接头所位于的中心线的同一侧没有接头;
所述车轨是钢轨;
车轨的两端有X轴搭口,在车轨一端的中心线一侧有接头并且在另一端的中心线另一侧有接头;
至少有一对所述车轨相接,其中每根车轨的搭口与相邻车轨的搭口互相以搭口对接;
车轨的一端有X轴搭口并且车轨的另一端为平口;
该车轨为短段;
所述车轨的平口与普通车轨的平口互相连接;
所述车轨的平口与普通车轨的平口互相焊接;
一种前述的铺设方法,在相同形状的所述车轨中,任意取一根车轨的任意一端跟另一根车轨的任意一端互相以X轴搭口连接;
在相同形状的所述短车轨中,任意取一个所述短车轨跟普通车轨互相以平口焊接。
由于在所述搭口部位的轨条的强度高于一般钢轨t/2的轨腰的强度,所以搭口部位安全,这样就能使表观有缝的轨道连接处达到实质上无缝的使用效果,成为高强度的无缝对合超速无振平稳车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快速,实现无缝等效果的性能价格比高。
参照图6、图13和图14,每一根钢轨的接头2P与接头2Q分列在中心线3的两侧,于是整根钢轨无侧方向性,可任意在一堆钢轨中取一根钢轨1a的任意一端与路轨1c的一端搭接。这样,铺轨迅速。
如图15至图20所示,一段具有接头2的短钢轨1a的另一端为平端,其平端与长钢轨01的平端相连接。当把有缝线路改造为无缝线路时或解决轨头损坏的线路时,不需换整根钢轨。在已铺设的路轨的轨缝两侧各切去一段短钢轨,放入两段如图15至20所示的互相搭接的短钢轨1a、1b。由于该短钢轨可以拿在手中非常方便地调头,所以可快速铺设。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般钢轨与高锰钢辙叉连接的斜视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一般钢轨的横断面图。
图3是有X轴搭口的钢轨的侧视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A-A位横断面剖视图。
图6是有X轴搭口的钢轨的立体图。
图7至图10表示与图6相似的钢轨,其中,图7是钢轨的右视图,图8是仰视图,图9是主视图,图10是俯视图。
图11是两段具有接头2的钢轨搭接的侧视图。
图12是两根具有接头2的钢轨搭接的俯视图。
图13是两根具有接头2的钢轨搭接的侧视图。
图14是图13的俯视图。
图15是一段具有接头2的钢轨的仰视图。
图16是一段具有接头2的钢轨的主视图。
图17是图16的俯视图。
图18是图16的右视图。
图19是图16的左视图。
图20是图16的后视图。
图21是在长钢轨01A、01B之间设搭口4的装置的一部分的斜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正德,未经吴正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29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