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扬声器驱动电路无效
| 申请号: | 01111825.3 | 申请日: | 2001-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313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19 |
| 发明(设计)人: | 前岛吉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3G9/00 | 分类号: | H03G9/00;H04R3/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冯谱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扬声器 驱动 电路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驱动比较小的扬声器如装在电视机中的扬声器的扬声器驱动电路。
相关技术的说明
在电视机中,例如使用了比较小的扬声器,这是因为空间有限,所以通常不能很好地重放超低音区。另外,人类听觉特性曲线根据声级而变化并且具有以下趋势。当声级降低时,对超低音区的敏感性也降低。因而,当声级低时,存在着难于听到超低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在声级低时很难听到超低音的问题,迄今为止地知道了一种采用所谓的音量控制电路的方法,所述电路对应于声级监听电平地改变扬声器驱动电路的频率特性曲线。当监听电平高时,扬声器驱动电路的频率特性曲线通过音量控制电路而变得比较平,当监听电平低时,音量控制电路也加强高音区。图5是表示音量控制电路的一个例子的电路曲线图。
在根据图5的说明中,图5的参考数字1表示用于接收音频信号的音频信号输入端,这个音频信号输入端1与一个耦合电容器2的一端相连,耦合电容器2的另一端通过一个由电容器3、4和电阻5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耦合电容器2与电容器3的连接中点通过可变电阻器6接地,而电容器3、4的接地中点与可变电阻器6的电阻件6a的中间点相连。
在可变电阻器6的活动件6b上获得的音频信号通过耦合电容器7被输入功率放大器8,在功率放大器8输出侧获得的音频信号被输入扬声器9的音圈中,扬声器9的振膜振动而发声。
如图6所示,当监听电平高时,从功率放大器8到扬声器9的音频信号的频率特性曲线在超低音区到高音区的范围内是平坦的。当监听电平低时,加强了超低音区和高音区。因此,无论监听电平是高是低,都可以听到超低音。另外,频率特性曲线如此扩展到超低音区,即可以没有信号相位损失地获得质低音。
但是,在扬声器比较小时,例如当它是装在电视机中的扬声器时,当升高音频信号电平并且通过具有高电平的超低音频信号来驱动扬声器8时,扬声器9的振膜本身振动,但不能足以驱动空气。因此,对声音质量造成了不利影响。
发明概述
鉴于上述问题而设计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即使音频信号电平被提高了,也要避免对声音质量的不利影响。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扬声器驱动电路,它包括一个用于调节被送往扬声器的音频信号的输出电平的音量调节器件和一个其频率特性曲线可以对应于该音量调节器件的调节状态地改变的超低音加强电路,该扬声器驱动电路还包括:用于检测该音量调节器件的调节状态的电平检测器;用于当该电平检测器检测到所述音量调节器件被调整到使音频信号的输出电平高于一个特定电平时减少音频信号的超低音部分的超低音消音器件。
根据本发明,只要音频信号低于中等电平,则一个在频率特性曲线中扩展到超低音区的信号驱动扬声器,从而没有相位损失地获得了高质低音,但当音频信号高于中等电平时,由于高通滤波器截住了超低音区,所以没有出现削波等现象,而且扬声器振膜没有在超低音区振动,由此没有对声音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图面简介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扬声器驱动电路一个实施例的框图。
图2是图1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扬声器驱动电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框图。
图4是图3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扬声器驱动电路现有技术的框图。
图6是图5的说明图。
优选实施例说明
参见图1、2来说明本发明的扬声器驱动电路的一个实施例。在图1中,对应于图5的部件用相同参考数字表示。
在图1中,参考数字1表示一个用于接收音频信号的音频信号输入端,这个音频信号输入端1与一个耦合电容器2的一端相连,而耦合电容器2的另一端通过一个由电容器3、4和电阻5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耦合电容器2与电容器3的连接中点通过可变电阻器6接地,电容器3、4的接地中点与可变电阻器6电阻件6a的中间点相连。电容器3、4、电阻5和可变电阻器6构成了音量控制电路。
在这个例子中,可变电阻器6的活动件6b通过耦合电容器7与转换开关10的活动触点10c相连,转换开关10的一个固定触点10a与一个转换开关12的一个固定触点12a相连,而转换开关10的另一个固定触点10b通过一个截留超低音的高通滤波器11与转换开关12的另一个固定触点12b相连。
在转换开关12的活动触点12c处获得的音频信号通过一个耦合电容器13被送往功率放大器8,在功率放大器8输出侧获得的音频信号被送往扬声器9的音圈,由此使扬声器9的振膜振动而发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株式会社,未经索尼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18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口罩
- 下一篇:电池安全阀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