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枸杞同源四倍体的育种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01111148.8 | 申请日: | 2001-04-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313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王锦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林业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宁夏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王其枢 |
| 地址: | 750004 宁夏回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枸杞 同源 四倍体 育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枸杞多倍体的育种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枸杞同源四倍体的育种方法。
在现有技术中,枸杞同源四倍体通常是利用诱变剂如秋水仙素处理枸杞种子或枸杞实生苗生长点或枸杞茎尖使其染色体加倍后培植得到的,这种方法的缺点是:(1)诱变频率低,如用诱变剂处理枸杞种子,其胚根细胞染色体加倍,但其成苗后茎尖经镜检无加倍细胞,处理枸杞实生苗生长点诱变频率仅为1/130-200;(2)育种周期长,以处理枸杞实生苗生长点诱变多倍体的方法为例,从播种、诱变、观察、镜检到确定为枸杞同源多倍体需两年以上时间;(3)优选率低,由于事先不知诱变材料本身的遗传性状,因而优选率低;(4)由于利用上述方法诱导枸杞同源四倍体出现嵌合体的频率高,因而很难获得纯同源四倍体株系。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诱变频率高,育种周期短,优选率高,实用效果好且能获得纯枸杞同源四倍体的育种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枸杞同源四倍体的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
a.优良枸杞无性系愈伤组织的诱导:将优良无性系枸杞叶片消毒后,切成块,接种在含6-苄基氨基嘌呤(6-BA)和吲哚-3-乙酸(IAA)的MS培养基中培养;
b.枸杞同源四倍体的诱导:将上述培养好的愈伤组织用秋水仙素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
c.枸杞同源四倍体植株培养:将上述处理后的愈伤组织接种在含6-苄基氨基嘌呤(6-BA)和吲哚-3-乙酸(IAA)的培养基中培养,成苗后,镜检,确认为四倍体的植株扩繁,上述a过程和c过程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6-30℃,光照1800-2200勒克斯(LX)下,每天照射10-12h,培养时间为25-30天。
上述a过程中消毒程序为,先用70%酒精浸泡0.5-1分钟,再用0.1%氯化汞(升汞Hgcl2)浸泡8-10分钟,最后用无菌水冲洗。
上述b过程的诱导程序为:将处理过的愈伤组织切割成小块,放入培养皿中,该小块的上部和下部均铺设用0.2%的秋水仙素溶液浸透的脱脂棉,然后在无菌、黑暗条件下处理48h。
上述a和c过程中6-苄基氨基嘌呤(6-BA)用量为0.5-1.5mg/l,吲哚-3-乙酸(IAA)的用量为0.5-2.0mg/l。
上述a过程中6-苄基氨基嘌呤(6-BA)用量为1mg/l,吲哚-3-乙酸(IAA)的用量为0.5mg/l。
上述c过程中6-苄基氨基嘌呤(6-BA)用量为0.5mg/l,吲哚-3-乙酸(IAA)的用量为1mg/l。
上述MS培养基用于一般组织培养。
本发明的枸杞同源四倍体的育种方法,由于在进行染色体诱变加倍前,首先进行优质愈伤组织的培养,从而提高了诱变率,试验证明愈伤组织类型不同,其诱变频率存在极显著差异,如白色疏松型愈伤组织诱变频率仅为2.3%,而浅绿色、质地坚硬、表面无绿色芽点的愈伤组织诱变率高达97.5%;本技术手段所提供的同源四倍体的诱变条件,使得愈伤组织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受损程度降至最低,试验证明,愈伤小块在同样浓度,同样处理时间条件下,若浸泡在秋水仙素药液中,处理后分化芽极少,有的整块无分化能力,而采用该技术可使诱变苗木分化率提高63.7%;同时,由于将镜检与同源四倍体无性系的建立同步进行,因而可提供纯种的同源四倍体,缩短育种年限,如在无籽枸杞新品种99-3的选育中,作为亲本之一的同源四倍体98-2是98年2月确定为纯同源四倍体,3月份生根移栽,当年7月中旬即开花、结果。
实施例:
采用优良枸杞无性系的叶片用自来水冲洗3-4h,消毒:70%酒精浸泡1min→0.1%升汞(Hgcl2)浸泡10min→用无菌水冲洗3-5次,将叶片纵向切开,再横断成小块,接种在MS+6-BAlmgL-1+IAA0.5mgL-1培养基中,放在培养室中培养。培养条件为:温度28℃,光照2000LX下,每天光照12h,培养30天,即可形成大量愈伤组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林业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宁夏林业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11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补铁泡腾冲剂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抗癌益寿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