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然气可燃冰助推火箭,穿甲炸爆弹无效
申请号: | 01111051.1 | 申请日: | 200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317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17 |
发明(设计)人: | 董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森 |
主分类号: | F42B15/00 | 分类号: | F42B15/00;C07C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4032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气 可燃 助推火箭 穿甲炸爆弹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天然气可燃冰(冰晶甲烷CH4·H2O)作为主体推进剂的火箭,穿甲炸爆弹。
目前,宇宙火箭的助推燃料,主要使用高性能的液氢和液氧,由于液体的不可压缩性,就注定了燃料舱庞大,这将直接影响到火箭最终速度的质量比。
目前,为适应现代化战争需要,越来越多的装甲装备配发部队,象枪口初速800米/秒的子弹,炮弹已很难击穿高质量的防弹衣,装甲战车。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不改变我国现用,军用制式火器构件和火箭原型的前提下,以增强弹药威力和增大火箭助推力来扭转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作战人员,几乎都身着“防弹衣”,火力猛,装甲战车,装甲厚,作战性能优,数量多和我国战斗人员不着“防弹服”(既使穿防弹服,防弹效果也无法与北约防弹衣相媲美),装甲战车,装甲薄,作战性能差,数量少,在战场上的不平等劣势和改变我国长征系列火箭,洲际导弹火箭,燃料舱宠大,填装燃料少之不足。
现对天然气可燃冰,火箭冰晶甲烷燃料,穿甲炸爆弹的制备分述如下:
一、天然气可燃冰(也称冰晶甲烷CH4·H2O)的制备。
第一种方法:结晶法
1、超临界天然气的制备
把含98%甲烷(CH4)的天然气,加压到130标准大气压,降温到零下164℃,在超过甲烷气体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的条件下,将天然气制成一种既非液相又非气相的流体。
2、汲取深层海水
由于各个层面上的海水,所含矿物质不同,而能凝聚冰晶甲烷的晶核物质,大多分布在1300米以下的海底,所以只有抽取1300米以下,冰土带的深层海水,才行。
3、结晶罐的制造
在圆柱形耐高压不锈钢筒的轴心处,上下各装一个高压喷嘴,上喷嘴,喷速120米/秒,在钢筒内真空条件下,上喷嘴,喷出的海水,对钢筒下底面,撞击压强能够达到1.3*107帕斯卡,下喷嘴,喷速80米/秒,钢筒上底面的内面装氨致冷设备的蒸发器,钢筒下底面的内面,装氨致冷设备的冷凝器,通过冷热调节,控制结晶反应始终在4℃条件下进行,钢筒上底面能够上下移动,并且能够承受1.3*107帕斯卡的持久压强。
4、结晶用抽气机将结晶罐内的空气抽成真空,上喷嘴贮液筒内,盛装深层海水,用空气压缩机(空气不准进入结晶罐内),以压强=1.3*107帕斯卡,喷速=120米/秒,成扇形喷射入结晶罐,并同时,将下喷嘴贮液筒内,盛装的超临界天然气,以喷速=80米/秒,成扇形相对喷入,使海水和液态天然气充分做好撞击接触,当以深层海水为溶剂,液态天然气为溶液质,达到饱和溶液液时,将钢筒上底面,用1.3*107帕斯卡的液压机压下,一直到冰晶甲烷,缓慢地,完全析出为止,注意整个结晶反应温度应始终控制在4℃。
5、干燥
将制得的天然气可燃冰用刨冰机刨成薄片,然后用铁碾碾成100目细粉,盛装入五氧化二磷真空干燥器内减压干燥至无水份,在整个干燥过程中注意降温,最好在0-4℃的冷库中进行。
第二种方法:模拟法
1、地点的选择
本方法的最佳制备地点是北冰洋的冰土带,其次也可选择我国东海,从中高纬度南下的沿岸流(冷海流)地带。
2、输气管和气囊的制造
输气管和气囊,都是用中间夹有网状钢丝的硅橡胶制,整个伸展开后,外形就像用一根细线拉着的氢气球,在输气管和气囊的瓶颈处装一个只允许天然气进入气囊,不允许海水进入输气管的进气压力感应阀门(该压力感应阀门在气囊胀圆后会自动关闭)和对称地在气囊上装一个只允许海水进入气囊括,不允许天然气逸出气囊的进水压力感应阀门(该压力感应阀门在气囊挣断重物捆绑绳的瞬间打开,放海水进入气囊,在气囊胀圆后会自动关闭)。
3、结晶把重物一头拴住气囊,另一头裹进气囊里,用绳子捆紧,一边用空气压缩机充入含98%甲烷的少量天然气(防止海水压强将输气管和气囊压瘪),一边缓慢地将气囊重物放入预定海域1300-1500米的海底,当气囊重物到达海底后,快速大量充入天然气,至捆绑重物的绳子绷断,这时气囊上的进水压力感应阀放海水进入气囊,当天然气与海水的饱和溶液将气囊胀圆后,气囊两端的进气,进水压力感应阀门都关闭,停止充气,让天然气与海水的饱和溶液在冰晶甲烷的自然生成条件下,缓慢地结晶析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森,未经董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10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