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式薄膜贴合布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10790.1 | 申请日: | 200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382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04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曜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12 | 分类号: | B32B27/1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薄膜 贴合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关于一种复合式薄膜贴合布及其制造方法,尤指一种以更简便、更环保的制造方法,生产出具多样化功能的多层式薄膜贴合布。
目前布体的设计已走向多样化、多功能的方向,以使布体除了具备原有的保暖、美观等基本功能外,尚具其他特殊性能,如:一般布体于其经、纬纱间均形成间隙,除了在强度方面得以纱线材质的选用及股径的设计而改变外,本身并不具备防水的功能,而近年来因某些布体的应用,须使其兼具防水的功能,如何使布体兼具防水的功能?即在业界被广泛讨论,唯布体具备防水功效时,须同时考量布体本身的设计需求是否被破坏、改变,如布体本身的柔软度、布体的强度,甚至防水布体制造时,是否反而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是业者须考量的。
而最早所见的防水布体,是将塑性防水溶液以涂布的方式于布体表面形成防水层,唯此种方法不仅制程速度缓慢、耗时,且更易因其他的外在因素,而导致涂布不均匀的情形,以致无法使布体具备全面防水的功能,因此目前除了部份劣质的防水布体仍以此方式制造外,于业界已较少见到。
近而取代之的为层合法的制造方法,其是借助黏合方式,将防水层黏附于布体上,而目前所见的层合法有二种型式,即分别为图7及图8所示的制造流程,请先参考图7所示,其是于布体80的输送带上依序设置注料区81、涂布区82及黏合区83,其中注料区81可将适量的黏剂注洒于布体80表面,而黏剂通过涂布区82后,即由刮刀821而使其均匀分布,使布体80表面均布黏剂,至黏合区83时,再使呈卷的防水层84,依序与布体80接触,再由黏合区83的紧压轮831而贴合一体,使布体一侧具有防水层。
另图8所示的制造方式,是于布体90的输送带上设置涂胶区91及黏合区92,其中涂胶91具有可含浸于胶槽911内的胶轮912,胶轮912上端设有紧压轮913,当布体90通过胶轮912时,即将胶水涂布于布体90一侧,使其至黏合区92时,同时可与防水层93贴合一体。
唯上述以黏合方式将防水层与布体贴合一起的制造方式及制出的防水布体,均存在缺点,先以制造方式来论,即存在以下的缺点:
1.上述二种制造方法,于单一制造流程中,仅能于布体一侧形成防水层,若布体两侧均须具备防水层时,须完成单侧的制造程序后,再以布体反置的方式,于另侧再形成防水层,因此制造的方式受到限制,无法依需求而快速提供单面防水的防水布体,或双面均防水的防水布体。
2.上述二种制造方法的防水层是利用其他的成型机先行制造卷收呈筒状后,再移至布体的输送带处进行贴合程序,因此此一贴合程序,即须有二道加工程序,一为成型防水层,二为贴合防水层,而使生产制程过于繁杂,而导致制造成本偏高,无法使防水布体的制造成本降低。
3.上述防水布体须以黏胶作为黏著剂,然此类的黏胶大多为PU、压克力、CR胶或其他有机接著剂,其中含有二甲苯、甲苯等有机溶剂物质,而因上述防水布体于贴合过程中,须加热处理,故于加热中,上述物质即会挥发于空气中,导致环境污染。
复以上述例子以贴合方式形成的防水贴布来论,也存在以下的缺点:
1.上述防水层因是先行成型后再与布体贴合,故目前业者大多采用PVC材质制造呈膜片的型态,然因其须先卷收呈筒状后,再与布体贴合,因此其厚度被限制在0.06以上,因此防水层与布体再贴合后,即因厚度过大的缘故,导致无法呈现布体原有的柔软质感,故不仅破坏布体设计的原意,更使布体的用途受限。
2.上述防水层是以PVC材质制成,因此易造成环保的问题。
故由上述可知,目前以贴合方式形成的防水布体不仅本身的产品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且其制造方式更不具产业上利用的经济价值,更有环境污染的问题,因此,为能提供一更具实用性的贴合布及提供一更具经济效益的制造方法,本创作人乃设计出本发明“复合式薄膜贴合布及其制造方法”,希由本发明的设计达到以下的目的:
本发明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式薄膜贴合布,该贴合布主要具有一布体,于布体的单侧或双侧分别依序设有复数表层,其中与布体接触的表层可为具高接著特性的淋膜树脂或是本身具特殊性能且含有附著效果的表层,其余的表层可为具不同特性的薄膜层,各表层于T型成型模成型后,即同时与布体贴合,因此其得以极薄的厚度与布体结合,使布体仍具极佳的柔软度,且由无溶剂的制程,因此无环保的顾虑且使布体具备多种强化功能,而提供一更具实用性的复合式薄膜贴合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曜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曜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07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