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元醇氢还原制备超细(纳米)金属粉末无效
| 申请号: | 01110728.6 | 申请日: | 2001-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381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27 |
| 发明(设计)人: | 喻克宁;梁焕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22F9/22 | 分类号: | B22F9/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元 还原 制备 纳米 金属粉末 | ||
1.采用金属化合物的多元醇氢还原制备超细(纳米)金属粉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金属化合物与多元醇的酸性或碱性溶液混合,在适当条件下以氢气为还原剂,制备不同形貌、不同粒度的超细(纳米)金属粉末。
2.根据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所用的金属化合物是铜、钴、镍、金、银、铂、钯等金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碱式碳酸盐等难溶化合物,也包括金属的可溶性盐,经转化形成难溶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所用的多元醇碱性或酸性溶液由乙二醇、二甘醇或丙三醇加少量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浓硫酸(硝酸或其它无机酸)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所用的还原剂不是多元醇本身而是氢气。
5.根据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适当条件为:少量氯化钯为催化剂,其用量范围0.1~10mcl;少量PVP为分散剂,其用量范围0.2~20g/l;金属的浓度≤80g/l;反应温度为100~180℃;氢分压1~4MPa;搅拌速度300~1200rpm。
6.根据权利要求1和5,其特征在于氢还原反应一般可在几至几十分钟内完成,并可在反应完成后,立即缓慢打开放气阀,将高压釜中的压力卸掉。
7.根据权利要求1和6,其特征在于多元醇可以反复使用,必要时可以通过蒸馏或其它方法除去其中的水分。
8.根据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由酸性多元醇氢还原过程制备的金属粉末是类球形的,粒度一般为亚微米级。
9.根据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由碱性多元醇氢还原过程制备的金属粉末保持原前驱物的形貌,粒度一般为亚微米级或纳米级,与所用的前驱物相当或略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072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较高功率密度的燃料电池
- 下一篇:淀粉酶同工酶诊断试剂盒的制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