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10423.6 | 申请日: | 2001-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378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06 |
发明(设计)人: | 刘中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娅佳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度 倾斜 反射 板结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为关于一种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的反射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多角度倾斜状反射板(Multi-Slants Reflector)的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液晶显示器在1970年首先应用在电子计算机与数位钟表上,目前则应用在笔记型电脑(Notebook)、电视与文书处理器上,并且迅速普及。目前使用最广的电子显像器为影像管(CRT),而影像管却有重量过重、体积过大及耗电量大以及其在尺寸上的缺点存在。
而液晶显示器的问题之一在于其反射率(Reflectivity)过低,一般报纸反射率约为标准白板的55%,而扭曲向列(Twisted Nematic,TN)型黑白液晶显示器反射率通常低于25%,虽然其对比率(ContrastRatio)可达到5∶1以上,却由于低反射率的关系,使用者操作时会有反射光亮度过弱与视角狭隘的缺点,甚不方便。
请参照图1,图1所示为镜面反射板结构中入射与反射的光线反射示意图,其中入射光线32以和垂直法线30夹角θ的角度照射,在基材36上的反射板38的平面与重直法线30垂直状态下,反射光线34与垂直法线30的夹角α1会与θ相同。
请参照图2,图2所示为习知具镜面(Mirror)反射板与扩散板的液晶显示器结构图,其中为改善反射强度(Intensity)分散过弱的缺点,习知液晶显示器结构在液晶层58下方加上镜面反射板56,利用金属镜面可使入射光线50反射至反射光线52的方向。根据前述的光线反射原理得知,光线入射角度等于反射角度,若只依靠镜面反射板56的结构,会造成反射光线集中在某特定角度的缺点使其他角度的反射光线过低,如图3所示。根据图3所示的习知反射强度与反射角度函数图,其中曲线A即代表液晶显示器加入镜面反射板后所呈现的反射强度与反射角度函数。当入射光由-30度角入射时,其反射角度多集中在30度,证明习知液晶显示器若只加入镜面反射板,则反射角度确实只会集中在某特定角度,则此液晶显示器会因亮度过低的缺点而无法在其他角度观看。
因此,衍生出另一种习知结构在偏光板(Polarizer)68和位相差板(Retardation Film)66的下方加入一层扩散板(Diffuser)64,此扩散板可使反射强度稍趋于缓和,如图3所示。根据图3所示的习知反射强度与反射角度函数图,其中曲线B即代表加入扩散板后的反射强度与反射角度函数曲线,此扩散板64具有分散光线强度的功能,因此利用扩散板结构可改善反射强度集中约30度的缺点,使反射强度与反射角度函数曲线稍趋于缓和。
由于液晶显示器也广泛应用在如手提电脑与个人数位助理(PDA)等数位产品中,若液晶显示器只使用镜面反射板与扩散板结构,会造成使用者在操作时视线必须保持在反射光线角度上,否则无法看清显示面板的内容,在操作上相当不便。因为事实上,使用者在使用手提电脑或PDA等数位产品时,视线通常保持在接近与显示面板垂直的方向,即视线角度应在反射光线角度与重直法线夹角之间为改善此一缺点,再衍生出另一习知液晶显示器结构是应用具单一角度的倾斜状反射板来改变反射光线的角度,使反射光线较偏向于垂直法线的方向。
请参照图4,图4所示为倾斜状反射板结构中入射与反射的光线反射原理,其中入射光线42以和垂直法线40夹角θ的角度照射,若基材46上的反射板48的垂直法线与垂直法线40呈夹角Φ,此夹角Φ中即为单一角度倾斜状反射板所具有的倾斜角度(Slope Angle)Φ中,则反射光线44与垂直法线40的夹角α2会等于|θ-2Φ|,而使得反射光线较偏向于垂直法线40的方向。
利用上述光线反射原理所制造的习知液晶显示器结构如图5所示,除了保留原有的液晶显示器结构。如扩散板84,其中更包含了单一角度的倾斜状反射板76。请参照图5,其中此单一角度的倾斜状反射板76可使反射光线72,较图2中的反射光线52偏向垂直法线方向,由此可知倾斜状反射板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04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