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真机的接收管制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01110260.8 | 申请日: | 2001-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378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06 |
| 发明(设计)人: | 黄振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振鹏 |
| 主分类号: | H04N1/32 | 分类号: | H04N1/32;H04N1/44;H04M1/66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娴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传真机 接收 管制 系统 | ||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通信系统,特别是一种传真机的接收管制系统,其具有筛选不明来电的功能,以减少纸张的浪费。
传真机自取代电报机问世以来,在工商业界中对于文件资料相互交流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传真机对于一般的公司行而言,将是一部不可缺少的办公室设备。然而,传真机的普及化,虽然带给人们许多便利性,且对于急需文件、图样等,是一种最迅速、最便捷的通信设备。但是,因它的便利好用,近来却成为一般销售商家,最迅捷又无孔不入的广告路径。
近来,使许多公司所拥有的这种快速传真的通信设备,沦为销售商家的广告途径,不少传真机使用的人为此大伤脑筋。因此,最大的困扰在于若将传真机电源拔除,以防止广告不速的客的闯入,以减少纸张的浪费,但当必要的文件须要传进时,则必须先要通过电话联络,不但增加麻烦,且又有可能漏接重要文件。所以,需求得能使传真机畅通,又可排除及防止不明来电的广告类资料传入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筛选不明来电功能的传真机的接收管制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措施:
本发明传真机的接收管制系统设有一微处理装置、一振铃检测电路及一音频呼应电路。微处理装置用于接收一双音复频(DTMF)电信信号,经过一解码电路的解码处理,并与内键数据比对无误后,即认定为可接受的电话号码,且传送给一传真系统的一微处理器做数据的传送。该振铃检测电路,在电信信号进入该微处理装置的同时,自双音复频电信信号输入一振铃信号进入该振铃检测电路,经过一复频元件的检测,以补偿频率的变动,并且自动振荡出不同频率,以输出固定电位启动一蜂鸣器。该音频呼应电路,在启动蜂鸣器后,经过该音频呼应电路的一开关电路控制启动该传真系统的微处理器,借该微处理器的控制以正常接收资料,同时,再借该开关电路控制启动该微处理装置的解码电路,以做为与对方信号转换的媒介。
本发明采取如下具体结构:
本发明的传真机的接收管制系统,包括在传真机中另设的一个微处理装置、一个振铃检测电路及一个音频呼应电路;
振铃检测电路及音频呼应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微处理装置,振铃检测电路、音频呼应电路的输入端及微处理装置的一个输入端为接收双音复频信号的输入端;
该微处理装置接收双音复频电信信号,经过一个解码电路的解码处理,并与内键数据比对无误后,即认定为可接受的电话号码,且传送给传真系统的一微处理器;
在电信信号进入微处理装置的同时,随双音复频电信信号输入一个振铃信号输入到该振铃检测电路,经过一复频元件的检测,以补偿频率的变动,并且自动振荡出不同频率,以输出固定电位启动一蜂鸣器;
在蜂鸣器启动后,经过音频呼应电路的一开关电路控制启动传真系统的微处理器,由微处理器控制以正常接收资料,同时,再借该开关电路控制启动该微处理装置的解码电路,以做为与对方信号转换的媒介。
其中,还包括一个供输入设定电话号码的键盘。
其中,还包括一个液晶显示器,当所述微处理装置接收来电信息时,可经由该液晶显示器显示出来电的电话号码。
其中:在电信局的双音复频信号送入所述微处理装置至所述振铃检测电路启动蜂鸣器响起的第一声响铃结束前,所述微处理装置输出一个误判检测信号,时间约150ms,以确认是否有误判来电的电话号码。
其中:所述振铃检测电路包括一个由二极管组成的补偿电路、一个与补偿电路连接的复频元件及一个经一个音量调整开关与复频元件连接的蜂鸣器;
双音复频信号先经补偿电路补偿双音复频电信信号的频率变动后,经复频元件处理,输出固定电位,经音量调整开关启动蜂鸣器发出铃声。
其中:所述音频呼应电路包括一个由晶体管组成的开关电路;
开关电路控制启动所述传真系统的微处理器。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本发明传真机的接收管制系统实施例的电路框图。
图2:上述实施例的解码电路的电路图。
图3:上述实施例的振铃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图4:上述实施例的音频呼应电路的电路图。
图5:上述实施例的时序图,说明该传真机的接收管制系统处理一误判情形的时序状态。
图6:上述实施例的一来电显示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7:上述实施例的一来电筛选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振鹏,未经黄振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02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网路即时驱动功能的图像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 下一篇:提花机的提综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