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商用汽车的后视镜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1109773.6 | 申请日: | 2001-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322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21 | 
| 发明(设计)人: | 海因里希·朗;沃尔夫冈·赛博特;斯特凡·岑特梅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卡朗两合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06 | 分类号: | B60R1/06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兴鹏 | 
| 地址: | 联邦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商用 汽车 后视镜 装置 | ||
1.一种后视镜装置,特别是指一种用于商用汽车的外部后视镜,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最好可调节的镜子(6,8),所述镜子(6,8)被连接在承载件(2)上或者被合并在承载件(2)之内,其特征在于,承载件(2)包括一个泡沫材料组件(16,32,24),其中嵌有一个支状的加强框架(14,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强框架(14,30)被嵌在梯度泡沫材料(16)内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视镜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强框架(14,30)被嵌在至少两个梯度泡沫材料(16)的部分壳体之内。
4.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后视镜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强框架(14,30)是一种格子化结构(14)。
5.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后视镜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强框架(14,30)是一种蜂窝状结构(30)。
6.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后视镜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强框架(14,30)由结构形状所构成。
7.如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后视镜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强框架(14,30)包括穿孔金属。
8.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后视镜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强框架(14,30)具有粗糙的外表面和/或带有向外伸出的翼片。
9.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后视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梯度泡沫材料(12)是一个两种成分的硬质泡沫材料。
10.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后视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承载件(2)至少包括一个盆形的凹入部分,用于至少容纳一个镜子(6,8)。
11.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后视镜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个镜子(6,8)被连接在加强框架(14,30)上。
12.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后视镜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承载件(2)中,一个接头(4)被嵌在泡沫材料中,用于将该后视镜装置安装在汽车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后视镜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接头(4)被连接在加强框架(14,30)上。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后视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接头(4)和承载件(2)之间设置有一个转动连接件(22),特别是指一种电驱动的连接件,用于对该后视镜装置进行调节和/或折叠。
15.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后视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承载件(2)内部有一根电线(17)和/或空心管道,用于提供电流和/或其它的电气和/或电子组件。
16.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后视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承载件(2)具有一个第一和一个第二承载件臂(24,26),承载件臂(24,26)内部嵌有加强框架(14,30),其中所述臂通过一个转动连接件(22)相互连接。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后视镜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连接件(22)被嵌入在第一和第二承载件臂(24,26)中的泡沫材料中。
18.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后视镜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连接件(22)被连接在第一和第二承载件臂(24,26)的加强框架(14,3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卡朗两合公司,未经梅卡朗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977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工艺舱电极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透气不透液复合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