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避雷器有效
| 申请号: | 01109756.6 | 申请日: | 2001-04-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317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17 |
| 发明(设计)人: | 石崎义弘;菅雅弘;深野孝人;岛上圭祐;佐野福男;铃木洋典;成田广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C7/02 | 分类号: | H01C7/02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剑锋 |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避雷器 | ||
1.一种避雷器,层积以氧化锌为主要成分的至少一片以上的非线性电阻体,在该层积构造的两端配置电极端子,形成避雷器内部元件,由绝缘支撑物来绝缘支撑该避雷器内部元件,并装入绝缘容器内,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支撑物是分别固定在所述两端的电极端子上的多个细长绝缘支撑物,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在所述非线性电阻体的周围,该间隔在避雷器轴方向延伸;
所述绝缘容器是在所述非线性电阻体和所述绝缘支撑物周围模压的硅酮树脂容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撑物和所述电极端子的固定部使用从下述方法中选择的一种以上的固定方法来进行固定,即从利用螺栓固定、利用在绝缘支撑物的端部设置的突起与电极端子上设置的孔之间的嵌合的固定、以及利用绝缘支撑物和电极端子之间粘接的固定中选择的一种以上的固定方法来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所述电极端子上设有螺栓孔,并将螺栓插入该螺栓孔;
将金属挡板配置在所述电极端子和所述非线性电阻体之间;
通过将所述金属挡板用所述螺栓来挤压而具有起重器功能。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将强度不同的多个弹簧配置在一个所述电极端子和所述非线性电阻体之间,在另一个电极端子和非线性电阻体之间留有弹簧用的压缩余量。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撑物是强化纤维塑料(FRP)。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器内部元件被网状的强化纤维塑料(FRP)覆盖。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非线性电阻体的侧面有模压的环氧树脂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在除了所述避雷器内部元件的通电部以外的部分和所述绝缘支撑物的周围有模压的环氧树脂层。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酮树脂容器大致形成多角形,在该硅酮树脂容器的周围,按从配置在多角形的每一个边、和配置在多角形的各顶点中选择的配置条件来配置所述绝缘支撑物。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非线性电阻体和所述硅酮树脂容器的表面之间的硅酮树脂厚度,中间未夹有所述绝缘支撑物部分的硅酮树脂厚度比中间夹有所述绝缘支撑物部分的硅酮树脂厚度薄。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线性电阻体和所述硅酮树脂容器表面之间的硅酮树脂厚度在最薄部分是2~5mm。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酮树脂容器有长度为5cm以上、间隔为5cm以下的盖部。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硅酮树脂容器的表面上,显示有从条纹状图案、将有补色关系的颜色交替配色的图案、可能飞来的鸟的天敌的图案中选择的一种以上类型的图案。
14.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在作为避雷器安装柱的托架的桁架部,设有包括角部的凹凸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株式会社,未经东芝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975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平面阴极射线管的荫罩
- 下一篇:流速探测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