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弹跳键顶的键盘装置和装有键盘装置的电子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01108928.8 | 申请日: | 2001-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317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17 |
| 发明(设计)人: | 细谷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 主分类号: | G06F3/02 | 分类号: | G06F3/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金熹 |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弹跳 键盘 装置 装有 电子设备 | ||
1.一种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键盘底板(25);
许多设置在键盘底板(25)之上的键顶(26);
插在键盘底板(25)和键顶(26)之间的片状开关(28),开关(28)具有设置成与键顶(26)相应的许多活动触点(56)和对着相关活动触点(56)的许多不动触点(54);
许多键顶支承机构(27)位于键盘底板(25)上并支承着相关的键顶(26),使得键顶(26)可垂直运动,每个键顶支承机构(27)包括相互转动地连接的第一和第二连接杠杆(38,39),第一和第二连接杠杆(38,39)支承着每个键顶(26),并且当上述每个键顶(26)被向下推压时转动,第一连接杠杆(38)由金属制成并具有一个与它形成整体的可弹性变形的加压区(48);以及
许多可弹性变形的受载区(58)插在第一连接杠杆(38)的相关加压区(48)和开关(28)的相关活动触点(56)之间。
2.按照权利要求1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受载区(58)设置在开关(28)上。
3.按照权利要求1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杠杆(39)由合成树脂形成。
4.按照权利要求2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受载区(58)每个由圆拱形弹性材料形成。
5.按照权利要求2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开关(28)包括支承着受载区(58)的活动片(55),活动片(55)位于开关(28)和第一连接杠杆(38)的加压区(48)之间,并且可在受载区(58)与相关加压区(48)对准的第一位置和受载区(58)不与加压区(48)对准的第二位置之间活动。
6.按照权利要求5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动片(55)具有活动触点(56),活动触点(56)与受载区(58)对准,而活动片(55)插在其中。
7.按照权利要求6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开关(28)包括一个底板(50,51,52),底板为片状并在其上面设置了活动片(55),底板(50,51,52)具有相应于第一连接杠杆(38)加压区(48)的第一孔(53),活动片(55)具有当活动片(55)处于第二位置时与第一孔(53)对准的第二孔(60)。
8.按照权利要求7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底板(50,51,52)具有不动触点(54),当活动片(55)处于第一位置时通过第一(53)对着相关的活动触点(56)。
9.一种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键盘底板(25);
许多设置在键盘底板(25)之上的键顶(26);
插在键盘底板(25)和键顶(26)之间的片状开关(28),开关(28)具有设置成与键顶(26)相应的许多活动触点(56)和对着相关活动触点(56)的许多不动触点(54);
许多键顶支承机构(27)位于键盘底板(25)上并支承着相关的键顶(26),使得键顶(26)可垂直运动,每个键顶支承机构(27)包括相互转动地连接的第一和第二连接杠杆(38,39),第一和第二连接杠杆(38,39)支承着每个键顶(26),并且当上述每个键顶(26)被向下推压时转动,第一连接杠杆(38)由金属制成并具有一个与它形成整体的可弹性变形的加压区(48),以及
一个活动片(55)插在开关(28)和第一连接杠杆(38)的加压区(48)之间,活动片(55)具有许多金属制成的可弹性变形的突起(58),并可在突起(58)与相关的加压区(48)对准的第一位置和突起(58)不与加压区(48)对准的第二位置之间活动,当活动片(55)处于第一位置时突起(58)与相关加压区(48)接触。
10.按照权利要求9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突起(58)每个由一个圆拱形弹性材料形成,并用插入其中的合成树脂保护片(59)被活动片(55)所保持。
11.按照权利要求10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连接杠杆(38)具有一个杠杆主体(40),杠杆主体(40)和相应的加压区(48)之一由金属板的压力加工形成整体。
12.按照权利要求11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连接杠杆(38)的加压区(48)具有一个与相应突起(58)之一接触的加压部分(48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892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时计和电子时计驱动处理
- 下一篇:用于铜金属化集成电路的丝焊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