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炭素捣固糊及其筑炉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08464.2 | 申请日: | 200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317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17 |
发明(设计)人: | 卢成芸;方时华;吴明英;孟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成芸;方时华;吴明英;孟斌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C04B35/52;F27D1/00 |
代理公司: | 贵州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郭防 |
地址: | 550004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炭素 捣固糊 及其 方法 | ||
1、一种炭素捣固糊,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它由10-40%无烟煤、8-25%煤沥青、6-15%焦炭、6-15%石墨、5-10%熟料、5-8%碳化硅、5-11%粘合剂、6-12%软化剂经过现有技术的方式制作而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这种炭素捣固糊,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将30%无烟煤、16%煤沥青、10%焦炭、15%石墨、13%熟料、3%碳化硅、8%粘合剂、5%软化剂经过粉碎、混合后不断的加热、搅拌等现有技术的方式制作成,可以在其中加入适量的炭素。
3、一种利用这种炭素捣固糊筑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炭素捣固糊糊料均匀铺设在捣打面,然后用振动设备进行震动、捣筑,一直捣至密度大于或等于1.65g/cm3为止,将已经捣固成型的第一层炭素捣固糊层表面打毛后喷刷上粘接材料再将炭素捣固糊糊料均匀铺设在捣打面,然后用振动设备进行震动、捣筑,一直捣至密度大于或等于1.65g/cm3为止,依此反复,直至完成筑炉工序,然后进行烘炉,烘炉按照柴烘、电烘、低负荷运行的顺序依次进行,进行柴烘、电烘过程中在炉内安装通风管道,控制炉内的烘炉温度。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这种炭素捣固糊筑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的方法是:
1、将炉内进行清扫后加温至40-70摄氏度,在需要捣打的工作面上刷一层清洁的混合油,
2、将加温好的炭素捣固糊糊料均匀铺设在捣打面,其厚度为250-350毫米,然后用振动设备进行震动、捣筑,一直捣至密度大于或等于1.65g/cm3为止,在这层捣固好的炭素捣固糊层上开设若干燕尾槽及铆固销孔并将预制好的铆固销安放在铆固销孔内,将四周缝隙捣实,
3、将已经捣固成型的第一层炭素捣固糊层表面打毛后喷刷上粘接材料重复上述方法,完成第二层炭素捣固糊层,依此进行,直至全部完成,
4、烘炉:在已经捣筑好的炭素层表面喷刷一层保护涂料并在炉底铺设一层防氧化层材料,然后沿炉壁环砌一圈砖墙,砖墙高度高于炉壁炭素层、砖墙与炉壁之间间隙20厘米左右,在炉底放置50毫米厚度的焦炭及少许助燃木炭后在其上安装第一层带孔的送风管道,再在其上放置150毫米
厚的焦炭,将第二层带孔的送风管道设置于上,然后将木柴覆盖在最上层,点火烘炉,本次烘炉的时间为216小时,温度不超过摄氏800度,烘炉完毕,清扫炉内,将需要修补的部分进行修补后进行电烘,电烘之前,应在炉内表面喷刷一层保护涂料,将所砌砖墙与炉壁之间间隙填满焦炭,在炉底也堆放焦炭,将其堆放呈反锅底形状,其最厚的厚度为25-30厘米,然后用该炉的最低起动档位电流起动、进行电烘炉,时间为48-96小时,炉底温度控制在400摄氏度以内,炉壁温度控制在500摄氏度以内,然后严格按照有关操作规程进行1-3个月的低负荷投料运行,完成烘炉程序,完成该矿热炉的建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成芸;方时华;吴明英;孟斌,未经卢成芸;方时华;吴明英;孟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846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性纤维绒丝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电脑保安和家电智能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