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失禁用吸收垫无效
| 申请号: | 01108364.6 | 申请日: | 2001-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371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02 |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磨;内本建一;中冈健次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本吸收体技术研究所;三菱商事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61F13/15 | 分类号: | A61F13/15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顾峻峰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失禁 吸收 | ||
1.一种失禁用吸收垫,包括:
一吸收单元(4),该吸收单元包括一非织造织物基片(5)、一吸收区域和一透气区域,所述吸收区域由多个在非织造织物基片(5)的表面上呈条状延伸的高吸收层构件(6)构成,所述透气区域邻接于所述非织造织物基片(5),形成在没有高吸收层(6)的区域上;
一背衬片(2),该背衬片包覆所述吸收单元(4),留下吸收单元(4)的表面的一部分未被覆盖;以及
一设置在所述吸收单元(4)的表面上的收集层(7),该收集层覆盖所述未覆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失禁用吸收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单元(4)由一弥散层(14)包覆,所述收集层设置在该弥散层上,并覆盖所述吸收单元(4)的未覆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3.一种失禁用吸收垫,由一用透液且透气的片材制成的上片(1)、一不透液但透气的背衬片(2)和一夹设于所述背衬片(2)和上片(1)之间的吸收单元(4)组成,所述吸收单元(4)包括:
一非织造织物基片(5)、一吸收区域和一透气区域,所述吸收区域由多个在非织造织物基片(5)的表面上呈条状延伸的高吸收层(6)构成,所述透气区域邻接于所述非织造织物基片(5),形成在没有高吸收层(6)的区域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失禁用吸收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衬片(2)和上片(1)的外周部分相互粘接,所述吸收单元(4)位于上片(1)和背衬片(2)之间。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失禁用吸收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织造织物基片(5)在透气区域粘接于所述上片(1)。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失禁用吸收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织造织物基片(5)在透气区域粘接于所述背衬片(2)和上片(1)。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失禁用吸收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单元(4)由彼此相互叠置的多个吸收片(4a、4b)构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失禁用吸收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单元(4)是由相互叠置的第一吸收片(4a)和第二吸收片(4b)构成的,第一吸收片(4a)在相应于第一吸收区域和第二吸收区域的位置上具有高吸收层(6),而第二吸收片(4b)在只相应于第二吸收区域的位置上具有一高吸收层(6)。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失禁用吸收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单元(4)是由相互叠置的第一吸收片(4a)和第二吸收片(4b)构成的,第一吸收片(4a)在分别相应于第一吸收区域和第二吸收区域的位置上具有高吸收层(6),而第二吸收片(4b)只在一相应于第一区域的位置上具有一高吸收层(6)。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失禁用吸收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收区域的宽度(Aw)与所述第二吸收区域的宽度(Bw)的比值在1∶0.3-2的范围内。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失禁用吸收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吸收层(6)主要是由超级吸收聚合物构成的。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失禁用吸收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吸收层(6)含有60wt.%或更多的超级吸收聚合物。
13.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失禁用吸收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吸收层(6)是由超级吸收聚合物和微纤化的原纤维的混合物构成。
14.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失禁用吸收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吸收层(6)被分成相互平行延伸的许多条。
15.如权利要求7-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失禁用吸收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片(4a、4b)相互粘接。
16.如权利要求7-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失禁用吸收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彼此叠置的吸收片(4a、4b)构成了借助夹设于相邻吸收片之间的热熔树脂(9)而彼此完全粘接的吸收单元(4)。
17.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失禁用吸收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织造基片(5)在透气区域粘接于背衬片(2)。
18.如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失禁用吸收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失禁用吸收垫的所有构件都是用可生物降解的材料制成的。
19.如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失禁用吸收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失禁用吸收垫的所有构件构是用可水解的材料制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本吸收体技术研究所;三菱商事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日本吸收体技术研究所;三菱商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836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